•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ChiCTR2100044085】评价藿苓生肌颗粒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脾气不足,肾阳亏虚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基本信息
    登记号

    ChiCTR2100044085

    试验状态

    正在进行

    药物名称

    藿苓生肌颗粒

    药物类型

    中药

    规范名称

    藿苓生肌颗粒

    首次公示信息日的期

    2021-03-09

    临床申请受理号

    /

    靶点

    /

    适应症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试验通俗题目

    评价藿苓生肌颗粒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脾气不足,肾阳亏虚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试验专业题目

    评价藿苓生肌颗粒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脾气不足,肾阳亏虚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申办单位信息
    申请人联系人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邮编

    联系人通讯地址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目的

    与利鲁唑对照,评价藿苓生肌颗粒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脾气不足,肾阳亏虚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上市申请或后续临床研究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试验分类
    试验类型

    随机平行对照

    试验分期

    Ⅱ期

    随机化

    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选取合适的区组长度,由独立统计师通过SAS9.4 按照1:1比例产生144例受试者所接受处理(试验组、对照组)的随机序列,列出随机号001~576所对应的治疗分配,即本研究的随机表,并导入中央随机化系统(Interactive web response system,IWRS)。

    盲法

    双盲

    试验项目经费来源

    佛山市凯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试验范围

    /

    目标入组人数

    72

    实际入组人数

    /

    第一例入组时间

    2020-04-01

    试验终止时间

    2023-01-31

    是否属于一致性

    /

    入选标准

    (1)符合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西医诊断标准(临床确诊ALS、临床很可能患ALS或临床很可能患ALS-实验室支持); (2)改良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量表评分(ALSFRS-R)每项均≥2分(其中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呼吸功能不全三项须均为4分); (3)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70%; (4)病程在3年或以内(从第一次出现ALS任何症状算起); (5)中医辨证为脾气不足,肾阳亏虚证; (6)年龄45~70周岁(包括45及70周岁),性别不限; (7)自愿参加本项临床试验,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诊断为家族性ALS者; (2)已行胃造瘘术者; (3)合并其它与ALS症状相似,或影响药物有效性评价的神经系统疾病者,如脊髓型颈椎病、腰椎病、痴呆等; (4)肌电图检测发现运动神经传导阻滞、感觉神经传导异常者,影像学检查(CT 或 MRI)发现可解释临床表现的实质性病变者; (5)入组前3个月内曾使用过利鲁唑或依达拉奉治疗者; (6)ALS发病后有脊柱手术史者; (7)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参考值上限的1.5倍,或血肌酐(Scr)>正常参考值上限者; (8)伴有其他严重神经系统、心、肺、造血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9)怀疑或确有酒精、药物滥用史者; (10)妊娠期妇女或哺乳期妇女,生育年龄的受试者(包括有异性性行为的男性受试者及其有生育潜能的女性伴侣)从开始筛选到停药后3个月内有妊娠计划或不愿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者; (11)已知或怀疑对试验药及其辅料有过敏史者; (12)筛选前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者; (13)研究者认为不适宜参加本项临床试验者。;

    研究者信息
    研究负责人姓名
    试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负责人电话
    研究负责人邮箱
    研究负责人邮编

    /

    联系人通讯地址
    藿苓生肌颗粒的相关内容
    药品研发
    • 全球药物研发1
    • 中国药品审评1
    • 中国临床试验3
    点击展开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其他临床试验

    更多

    最新临床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