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舆情看点|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 地方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集采接连启动受关注

血液透析 集采
2024/07/08
180

事件概述


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集采进程加快。继被业界称为“相当于小国采”的由河南省牵头组织的23省(区、兵团)联盟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集采落地执行后,6月13日,京津冀“3+N”联盟也对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开展集采。接连启动的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跨区域集采引发业内关注


舆情走势及关键节点


以2024年1月11日—6月27日为监测时间段,如图所示,舆情走势呈“波浪式”。


1月份,23省(区、兵团)联盟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集采启动,舆情开始升温;5月、6月,23省(区、兵团)联盟集采结果陆续落地执行,京津冀“3+N”联盟集采开启,舆情热度再次走高。

关键节点一:23省(区、兵团)联盟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集采启动,舆情热度上升

今年初,河南省医保局发布《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明确集采产品范围包括血液透析(滤过)器、血液净化装置体外循环管路、动静脉瘘穿刺针和透析用留置针。此次集采最终共176个产品参与申报,共157个产品中选,中选率为89%,价格最高降幅达74%。

5月14日,河南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明确自6月1日起,河南省开始正式执行集采结果。

此次集采引发舆论关注,主要集中在对价格下降情况的讨论。此外,舆论还关注以下两方面。

一是认为此次集采既保证了非低价中选企业的分配量,又留住了头部企业。微信公众号“医药云端工作室”发表的文章称,此次协议量分配参照了此前河南省牵头的神经外科和通用介入类医用耗材集采省际联盟的分配规则,不再简单根据排名确定采购量比例,而是首先确定待分配量,其中非最低价中选企业待分配量根据本企业降幅与最大中选降幅的差额计算。此次集采还明确,各品种非最低价中选企业分出的待分配比例最多不超过2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非最低价中选企业的分配量。

微信公众号“赛柏蓝器械”发表《6月1日起,超大耗材联盟集采开始落地》一文称,河南省牵头的这次集采做了比较充足的摸排和调研,对产品和企业有了详细的了解,集采结果也在业内获得了比较高的满意度,头部企业全部都留在了“盘子”里,且给企业留了一定的缓冲空间。

二是认为此次集采本土企业表现出色,有望实现快速放量,头部外资企业在短期内仍然具有一定的行业优势。如微信公众号“易联器械”发表《集采之下,600亿血透市场或将迎来重组?》一文称,共有55家企业参与申报,52家中选,企业中选率高达94.5%,这也与本次集采中选规则设置较为温和有关。52家中标企业中,外资企业贝朗和尼普洛全品类产品中标,费森尤斯中标4个品类;本土企业中,三鑫、威高、欧赛表现较为出色,中标4个品类。

《华夏时报》刊发《百亿市场生变!血透耗材集采最高降价74%,国产品牌能否突围?》一文称,国联研报显示,在血液透析机领域,外企厂商占据超70%的市场份额,以威高、宝莱特和重庆山外山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占有率不到30%。在血液透析器领域,进口和本土产品各占约50%的市场份额。血液透析管路和血液透析粉/液主要以本土企业为主,竞争较为激烈。随着此次联盟采购的推进执行,本土企业有望凭借成本和渠道优势,发挥高性价比优势,实现快速放量。

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最大规模血透耗材集采落地:外企落标的份额将“花落谁家”?》一文称,有业内人士表示,短时间内进口产品仍存在一定的“护城河”效应,毕竟目前集采报量是建立在“原使用量”基础上,所以短期内还是费森尤斯、尼普洛等头部企业占绝大部分份额。不过根据集采规则要求,这些头部企业也会放出不少市场份额出来,这个份额就是其他国产品牌的机会,但是其他进口品牌也会抢占这一份额。

微信公众号“赛柏蓝器械”发表的文章称,价格降幅方面,有血透器械从业者认为,此次集采可以说是“又准又狠”。之所以说“准”,是因为对血透这个相对薄利的行业来说,目前价格降幅算是比较精准的“一刀”。血液透析属于维持性治疗,需要考虑患者对品牌主观上的接受程度,价格如果向下切得过多,很多进口品牌可能会放弃。之所以说“狠”,是因为对于很多外企来说,接下来要面临的必然是利润更薄。因此,随着此次联盟集采落地,中国血液透析市场竞争格局将会有变。

关键节点二:京津冀“3+N”联盟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集采开启,舆情热度达到最高峰

5月24日,京津冀医药联合采购平台发布《关于开展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集中维护与历史中选价格填报及公示工作的通知》,将京津冀“3+N”联盟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集采提上日程。6月13日,京津冀“3+N”联盟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集采正式启动。

此阶段,媒体主要关注以下两方面。

一是关注两次集采的关联,以及对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市场的影响。如微信公众号“赛柏蓝器械”发表《新一轮血透联盟集采启动!》一文称,广东、湖南、内蒙古已发文确定,将于7月1日起执行23省(区、兵团)的血液透析联盟集采中选结果;河南、甘肃等地已开始执行中选结果。预计接下来,联盟其他地方也将陆续完成降价。与此同时,京津冀“3+N”联盟集采快速启动,将与上述联盟集采形成联合效应,掀起血透市场变革。

《医药经济报》刊发《血透耗材集采落地!新华医疗、健帆生物、康盛生物等国产品牌强势竞争,百亿市场生变?》《血透耗材全国联动降价!威高、宝莱特、山外山等加速国产替代》等文称,京津冀“3+N”联盟血透耗材集采品种与之前23省(区、兵团)联盟的血透集采品种完全重合。这意味着,23省(区、兵团)联盟此前的血透集采中标结果,对即将开展的新一轮京津冀“3+N”联盟的集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业内看来,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市场即将迎来一轮京津冀“3+N”联盟集采的价格“洗礼”,降价半径也会很快扩展到全国范围。

二是关注大规模集采之下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的质量问题。微信公众号“健识局”发表《两家知名企业停产,耗材质量问题曝光》一文称,5月24日,国家药监局通报,三原富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黑龙江鑫品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缺陷,并要求企业停业整改。这两家都是血透相关器械生产企业。在今年河南省牵头的23省(区、兵团)联盟集采中,上述两家被查公司均未中选。集采中选产品生产企业应进一步重视产品质量,中选产品一旦出现生产质量问题,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舆情点评


对于23省(区、兵团)联盟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集采,业内普遍持积极态度,认为此次集采规则温和、贴近实际,在保留头部企业产品的同时,为国产产品带来了机会。有媒体呼吁监管部门对进行集采的产品和中选企业均应进行全面排查,进一步加强监管,保障广大患者生命安全,做到“保量”的同时也必须“保质”



来源/ 中国医药报

文/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监测中心提供内容支持


新媒体编辑:张盼盼

统筹策划:罗万杰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