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20241913
主动终止(申办者研究策略调整)
Cemdisiran注射液
化药
Cemdisiran注射液
2024-06-14
企业选择不公示
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
一项在补体抑制剂初治或近期未接受过补体抑制剂治疗的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PNH)成人患者中评价Pozelimab与Cemdisiran联合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C5抑制剂对照研究
一项在补体抑制剂初治或近期未接受过补体抑制剂治疗的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患者中评价Pozelimab与Cemdisiran联合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开放性、C5抑制剂对照研究
201210
本研究正在评价一种涉及两种研究药物Pozelimab和Cemdisiran联合用药的临床治疗方案。本研究的目标人群为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PNH)患者。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Pozelimab+Cemdisiran联合用药治疗PNH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与2种现有治疗(一种称为Ravulizumab,另一种称为依库珠单抗)进行比较。可将Pozelimab+Cemdisiran联合用药称为“研究药物”,也可将Ravulizumab和依库珠单抗称为“对照药”。 本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研究问题: Pozelimab+Cemdisiran联合用药相较Ravulizumab的有效性? Pozelimab+Cemdisiran联合用药相较依库珠单抗的有效性? 使用研究药物可能会引发哪些副作用? 在不同时间点您血液中的研究药物含量? 机体是否会产生抗研究药物的抗体(可能使研究药物疗效降低或可能导致副作用)
平行分组
Ⅲ期
随机化
开放
/
国际多中心试验
国内: 30 ; 国际: 190 ;
国内: 0 ; 国际: 73 ;
2022-08-25
/
否
1.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年龄≥18岁或已达到法定成年年龄(以较大者为准)的男性或女性;2.筛选访视时通过高灵敏度流式细胞术检测PNH粒细胞(即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或单核细胞≥5%确诊为PNH;3.患有活动性疾病,定义为筛选访视前3个月内存在1种或多种 PNH相关体征或症状(例如,疲劳、血红蛋白尿、腹痛、呼吸短促[呼吸困难]、贫血[血红蛋白<10 g/dL]、MAVE病史[包括血栓形成]、吞咽困难或勃起功能障碍)或PNH导致的RBC输注史;4.筛选访视时 LDH 水平≥2×ULN;5.愿意且能够遵守临床访视/远程访视及其他研究相关流程,包括按方案要求完成全系列脑膜炎球菌疫苗接种;6.可提供经研究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7.能够理解研究相关问卷;
登录查看1.筛选前 3 个月内接受过依库珠单抗治疗、筛选前 6 个月内接受过 ravulizumab治疗或其他补体抑制剂治疗距离筛选时的洗脱时间小于 5 个半衰;2.接受过器官移植、骨髓移植或其他血液移植;3.筛选访视时体重<40 kg;4.方案修订版 3 中删除的标准;5.计划在治疗期间使用研究药物以外的任何补体抑制剂治疗;6.筛选访视时存在以下任何异常(筛选期间每个参数允许重复测量 2 次): a.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 <500/μL(<0.5×109/L)或 b. 外周血血小板计数<30,000/μL,或 c. 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异常定义为<60,000/μL(<0.06×106/μL, <60×109/L) 注:如果重复检测后该参数不再符合排除标准,则将不排除患者。 注:在筛选期间和筛选前 1 个月内因上述状况接受急性治疗(例如血小板输注、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患者将无资格入组本研究;7.未达到脑膜炎球菌疫苗接种要求,至少需提供筛选访视前 5 年内四价脑膜炎球菌疫苗接种记录,以及筛选访视前 3 年内血清型 B 型疫苗接种记录(如有)。参见章节 8.2.1。注:如果既往未接种疫苗的患者愿意在研究治疗开始前接种疫苗,且至少在随机分组前有第一剂疫苗接种记录,则有资格入组;8.有脑膜炎奈瑟菌(血清型 ACWY 和 B)疫苗接种禁忌症;9.无法使用抗生素进行脑膜炎球菌预防治疗(如果 ravulizumab [队列 A]或依库珠单抗[队列 B]的当地处方信息[如有]或国家指南/当地实践要求,或首次疫苗接种时间距离研究治疗开始前不足 2 周时[如有必要]);10.在筛选前2周内或筛选时存在任何活动性、持续感染或近期感染需要持续接受全身抗生素、抗病毒药或抗真菌药的治疗;11.筛选期间有全身性真菌病或未转归的TB病史记录,或有活动性结核感染的迹象。活动性TB的评估应符合当地实践或指南,包括与风险评估相关的实践或指南,并使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T 细胞干扰素γ释放试验进行检测;12.筛选期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或丙型肝炎病毒 RNA 呈阳性。注:对于解读不明确的病例,应与医学监查员进行讨论;13.已知的过去1年内机会性感染的HIV患者,有任何HIV相关恶性肿瘤病史,病史记录在过去6个月内CD4计数<500个细胞/μL或可检测到病毒载量(注:CD4计数和病毒载量必须为过去6个月内的检测结果,必要时,可在筛选期间由地方实验室进行检测) 注:如果当地或当地法规要求,可在当地对患者进行HIV检测;14.有 RT-PCR、抗原或血清学检测阳性或其他药监部门授权的 SARS-CoV-2 检测阳性史记录*,而且: a. 尚未从 COVID-19 中恢复(所有可能影响患者安全的 COVID-19 相关症状和 主要临床异常结果应恢复至基线),且 b. 在第 1 天前至少间隔 48 小时进行的药监部门授权的核酸扩增(RT-PCR)检 测或其他药监部门授权的 COVID-19 检测未获得 2 次阴性结果。 注: COVID-19 筛查不作为本研究入排标准评估的一部分进行;15.已知患有遗传性补体缺乏症;16.有活动性、未受控制且持续存在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记录;17.有肝硬化病史记录,罹患肝病且有证据显示当前肝功能受损,或筛选访视时 ALT 或 AST(与 PNH 或其并发症无关) >3× ULN(如果 AST 或 ALT 恢复>3×ULN,允许在筛选期间对异常参数重复进行 1 次实验室检查);18.筛选访视时 eGFR <30 mL/min/1.73 m2(根据慢性肾病流行病学协作组 2009 年发布的肌酐方程)(允许在筛选期间重复进行 1 次评估);19.在筛选访视前 3 个月内近期患有不稳定性疾病(例如心肌梗死、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III 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未受控制的心律失常、脑血管意外、活动性胃肠道出血) 排除 PNH 和 PNH 相关并发症;20.预计研究期间需要进行大手术;21.过去 5 年内有癌症史,经充分治疗的基底细胞皮肤癌、鳞状细胞皮肤癌或原位宫颈癌除外;22.在筛选访视前 30 天内参加过另一项干预性临床研究或采用过任何实验性疗法,或该试验用药品的洗脱时间小于 5 个半衰期,以较长者为准,但补体抑制剂除外;23.已知对依库珠单抗、 Ravulizumab、 Pozelimab、 Cemdisiran 或其任何成分存在超敏反应;24.曾因安全性原因或缺乏疗效而终止依库珠单抗或 Ravulizumab 治疗;25.患有功能性或解剖性无脾畸形;26.在筛选时发现存在任何研究者认为会妨碍患者安全完成研究或限制终点评估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异常,如重大全身性疾病或患者预期寿命较短;27.主要研究者或任何次要研究者因任何原因认为患者不适合参与本研究,例如, a. 认为患者无法满足特定方案要求,如计划访视。 b. 认为患者无法给药或不能耐受长期注射的需要。 c. 存在研究者认为会制约或限制患者在整个研究期间参与研究的任何其他实际或预期状况(例如,地理限制、社会状况)。 d. 属于弱势人群的一部分,如机构指定人群(这可能包括根据司法当局或行政当局(若适用)发布的命令受约于机构的患者)。 e. 根据当地法规(例如,根据法律保护措施[如法国的 L1121-8 或 L1121-8-1]等), 患者不适合参加临床试验;28.为临床研究中心研究团队成员和/或其直系亲属,除非申办方事先批准;29.为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30.为有生育能力的女性(WOCBP) *,但不愿意在首次给药/开始首次治疗前、研究期间以及末次给药后至少 52 周内采用高效避孕方法。高效避孕方法包括: a. 从筛选前至少 2 个月经周期开始稳定使用与抑制排卵相关的复方(含雌激素 和孕激素)激素药(口服、阴道内、经皮给药)或仅含孕激素的激素避孕药 (口服、注射、植入); b. 宫内节育器(IUD);宫内激素递药系统(IUS) c. 双侧输卵管结扎或输卵管阻塞; d. 伴侣输精管已切除(前提是该男性输精管切除伴侣是 WOCBP 研究受试者的唯一性伴侣,且经医学评估该男性伴侣的输精管切除手术成功);和/或 e. 禁欲 *WOCBP 定义为自月经初潮直至绝经前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除非永久绝育。永久绝育方法包括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和双侧卵巢切除术。绝经后状态定义为在无其他医学原因的情况下已闭经12个月。对于未采用激素避孕或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如果闭经已满12个月,可通过高促卵泡激素(FSH)水平证实其处于绝经后状态。但如果未闭经满 12 个月,仅测量FSH水平并不足以确定绝经后状态。以上定义均依据临床试验促进工作组(CTFG)指导原则。WOCBP需要进行妊娠检测和避孕。绝经后或永久绝育的女性无需进行妊娠检测和避孕。禁欲只有在明确整个研究药物相关的风险周期内都避免异性性交时,才被认为是一种高效避孕方法。禁欲的可靠性需要根据临床试验的持续时间以及受试者的优选和常规生活方式进行评价。定期禁欲(日历法、症状体温法、排卵后法)、体外射精(性交中断法)、仅使用杀精剂和哺乳期闭经法(LAM)均视为不可接受的避孕方法。女性避孕套和男性避孕套不得同时使用;31.血红蛋白≤7 g/dL(注:患者可在筛选期间接受输血,而且如果在随机分组前复测血红蛋白恢复至>7 g/dL,则可入组。允许重复测量 2 次以上。);
登录查看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100730;100730
TGF-β 胰腺导管腺癌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2025-06-18
肿瘤治疗性疫苗
医麦创新药2025-06-18
β-地中海贫血 β-地
医麦创新药2025-06-18
D&D Pharmatech Inc. GC GLP-1/GCG
药时空2025-06-18
MTAP PRMT5 AI
晶泰科技2025-06-18
肥胖 箕星 超重
箕星药业科技2025-06-18
β-地中海贫
邦耀实验室2025-06-18
抽动症 神经发育障碍 BD项目002
美柏资本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