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作为影响全球数亿人口的重大慢性疾病,其流行趋势与防控策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新药的研发,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革新。特别是胰岛素类药物,作为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其市场格局和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摩熵咨询近期发布的《胰岛素市场研究专题报告》,深度剖析了胰岛素流行病学数据、胰岛素市场竞争格局分析、胰岛素市场趋势分析等多方面内容,旨在为行业内外人士提供最新的洞见与参考,助于各方准确把握胰岛素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走向,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以下是该报告中关于胰岛素流行病学数据的部分精选内容。
一、糖尿病的基本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标志的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为主要疾病类型。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利用障碍引发的,以高血糖为标志的慢性疾病,典型症状包括“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下降。长期高血糖可以诱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是我国居民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的差异,糖尿病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 1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5%,发病年龄通常较早,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其发病原因是由自身免疫过程引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攻击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2. 2型糖尿病:作为全球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类型,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它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血糖的产生是由于身体细胞无法充分响应胰岛素,即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
3. 妊娠期糖尿病:指原本没有糖尿病的妇女,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代谢异常,且血糖未达到显性糖尿病的水平。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引发胎儿先天性畸形、新生儿血糖过低等不良后果。
4. 特殊类型糖尿病:主要涵盖遗传性β细胞缺陷、胰腺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药物因素(如糖皮质激素、某些利尿剂等)所导致的糖尿病。
二、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数据
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超1.4亿人,老年人患病率高,男性患病率整体高于女性。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第10版)》,目前全球有5.37亿糖尿病患者,约占全球人口的10.5%,预计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将增长到6.43亿人,增长20%,到2045年将达到7.83亿人,增长46%。中国20-79岁成年人中,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41亿人,全球排名第一,约占全球糖尿病总人数的1/4,到2045年,将增长到1.74亿人。
我国不同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呈现一定差异。年龄分布方面,60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约20%,高于全人群患病率;性别差异方面,男性患病率整体高于女性,有研究显示2015-2017年我国男性糖尿病患病率约12.1%,女性约10.3%。
三、糖尿病的防治指南
糖尿病防治指南:三种不同机制降糖药联用仍不达标时,应采用胰岛素多次注射。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糖尿病控制血糖的策略是综合性的,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患者自我管理教育、血糖监测和应用降糖药物等措施。
降糖药使用顺序如下:
(1)若合理膳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应首选二甲双胍单药治疗;
(2)若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三个月后评估HbA1c未达标,则应进行二联治疗,在前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一种其他类别降糖药;
(3)三联治疗,继续加用一种其他类别的降糖药;
(4)将治疗方案调整为胰岛素多次注射,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多次预混胰岛素。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胰岛素市场研究专题报告》
四、胰岛素治疗方案
胰岛素治疗是1型、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糖尿病的胰岛素使用方案有所不同。
1. 1型糖尿病胰岛素使用方案
T1DM患者最常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根据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进餐前使用速效(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或短效(常规)胰岛素,睡前使用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或NPH(部分患者需要每日注射2次)。
CSII方案,也称胰岛素泵治疗。这是一种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给药方式。该方案可最大程度地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相比,CSII 治疗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改善血糖波动情况。
2. 2型糖尿病胰岛素使用方案
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T2DM),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显著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若新诊断的 T2DM 患者存在明显的高血糖症状,或者出现酮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较为严重的情况时,胰岛素治疗应作为首选方案,以尽快稳定病情。
当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难以准确鉴别其分型是 T1DM 还是 T2DM 时,从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角度考虑,可将胰岛素治疗作为首选;如果患者在使用基础胰岛素时,即便用量已经达到了最大剂量,但血糖水平仍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控制标准,此时则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调整胰岛素的治疗方案,以实现血糖的有效控制。
五、胰岛素市场现状
目前,第二代、第三代胰岛素在我国市场占据主流地位。
按照来源及化学结构,胰岛素可分为:
1. 第一代——动物胰岛素:包括猪胰岛素和牛胰岛素,其中猪胰岛素分子结构和人胰岛素仅有 1 个氨基酸的差别。由于这类产品副作用较大,且存在动物传媒感染的危险性,目前在临床上已基本被淘汰。
2. 第二代——人胰岛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表达得到的与人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分子结构完全一致的产品。
3. 第三代——胰岛素类似物:将人胰岛素肽链上的氨基酸进行位移、替代、重组等新的排列得到的产品。目前,第二代和第三代胰岛素是我国市场的主流产品。
根据效用及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餐时胰岛素(包括速效及短效胰岛素)、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预混胰岛素和双胰岛素类似物。
结语: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数据为我们揭示了其在全球及中国范围内严峻的发病形势,以及不同人群患病率的差异。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对胰岛素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这为胰岛素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相信未来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将更加个性化、精准化,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
拓展阅读:
1. 2024年胰岛素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外资垄断松动,国产双雄加速替代
2. 2024年胰岛素市场竞争格局与市场趋势分析: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
以上内容均来自摩熵咨询{胰岛素市场研究专题报告},如需查看或下载完整版报告,可点击!
想要解锁更多药品信息吗?查询tyc7111cc太阳成集团(原药融云)数据库(vip.ybspc.cn/?zmt-mhwz)掌握药品各国上市情况、药品批文信息、销售情况与各维度分析、市场竞争格局、一致性评价情况、集采中标情况、药企申报审批信息、最新动态与前景等,以及帮助企业抉择可否投入时提供数据参考!注册立享15天免费试用!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