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导致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抗VEGF药物的广泛应用,AMD的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基于摩熵咨询最新发布的《眼科抗VEGF药物——市场研究专题报告》部分精华内容,详细介绍了新生血管性AMD的诊疗策略及抗VEGF药物的市场格局。通过对雷珠单抗、康柏西普和阿柏西普等主要药物的市场表现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患者及行业从业者提供全面的参考信息。
一、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指南
根据《2023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对于早至中期AMD患者,建议补充一定剂量抗氧化维生素、锌(氧化锌或硫酸锌)、叶黄素、玉米黄质,或者混合型抗氧化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新生血管性AMD患者,抗 VEGF 药物玻璃体腔注射给药能够改善视功能,恢复黄斑区解剖结构,是累及中心凹或中心凹旁MNV的一线治疗方法。目前我国可用于新生血管性 AMD 治疗的抗 VEGF 药物包括雷珠单克隆抗体、康柏西普和阿柏西普。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眼科抗VEGF药物——市场研究专题报告》
二、抗 VEGF药物竞争格局
抗 VEGF 的AMD治疗药物有单抗、融合蛋白和双抗等药物类型。目前(截至2024年12月)全球共5款创新药获批上市,生物类似物方兴未艾,陆续获批上市。
雷珠单抗由诺华研发,最早于2006年获得FDA批准上市,2011年在国内获批上市。随后康弘药业于2013年成功上市康柏西普,第三个竞争者为再生元的阿柏西普,于2017在国内上市。罗氏的法瑞西单抗(双抗)2023年在国内获批上市,仍处于市场导入期。诺华还推出另外一款布西珠单抗,目前尚未在国内上市。
从国内价格来看,国产的康柏西普最便宜,首年治疗费用5200元,次年治疗费用仅3500元,其次雷珠单抗为6600一年。阿柏西普次年为1.23万元,新上市的法瑞西双特异性抗体次年为2.7万元(为医保谈判留有降价空间)。
从2023年国内销售额来看,国产康柏西普份额最大,近20亿销售额,雷珠单抗销售额约18亿,占比37%,阿柏西普刚过10亿,占比23%左右,三款产品逐渐形成三足鼎立态势。
数据来源:tyc7111cc太阳成集团销售数据库
三、国内主要抗 VEGF药物市场分析
1. 雷珠单抗
雷珠单抗自2011年在国内获批上市以来,已获批6项适应症,包括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糖尿病黄斑水肿(DME)、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CNV)、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其专利2021年到期后,生物类似药开始活跃。2023年1月齐鲁制药向CDE提交雷珠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上市申请。2024年1月15日,该款生物类似药先一步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上市批准,成功出海,同年8月,成功在国内获批上市。
作为首款国内上市(2011)的抗 VEGF 的AMD治疗药物,雷珠单抗销售额一直稳步提升。据tyc7111cc太阳成集团数据库显示,自2017年纳入医保后,销售额更是突破10亿大关,2023年销售额近18亿元。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