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儿童vs成人近视:两类人群并发症风险与潜伏期差异显著

    近视
    前天 09:02
    2

    01 研究背景

    近视可能引发多种眼部疾病,且患者确诊年龄越小,发展为高度近视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越高。为进一步了解早年近视对疾病进展风险的影响,中国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年轻近视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EHR)。研究发现近视发病年龄较小的患者未来罹患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疾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更高,而近视发病年龄较大的患者出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率更高。儿童期发病的近视患者更易出现眼部疾病,但与成年期发病的近视患者(15.4年)相比,其并发症出现的平均间隔时间显著更长(50.7年)


    02 研究设计

    研究团队利用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的数据,开展了一项孟德尔随机全表型关联研究(MR-pheWAS)。通过评估大规模数据集,在消除观察性研究固有偏差的同时,揭示了年龄与疾病间的关联。研究人员重点分析了患者的年龄、近视状况及疾病发展轨迹。


    03 研究结果

    研究人员在《Ophthalmology 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写道:“结果证明,近视发病年龄越小,与眼部疾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关联性越强” 

    图示.森林图:按类别分组显示与近视发病年龄多基因风险评分(PRS)显著相关的表型。


    • 该研究共选取了315,568份电子健康档案。其中,27.8%的病例(n=19,901)患有近视,4.1%的病例(n=2,905)为高度近视

    • 本研究中病例的中位发病年龄为17岁。

    • 全表型分析显示,年轻近视患者与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疾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风险存在显著关联,而高龄近视患者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显著关联。


    研究作者指出,时间序列分析重点关注了儿童期与成年期近视发病群体的不同疾病年龄分布。这些数据不仅揭示了疾病关联的时间规律,还证实近视诊断先于其他眼部疾病。尽管这一假设此前存在,但研究结论为制定干预时间点提供了新依据,以预防近视相关并发症。分析发现,18岁前确诊近视的患者平均在50.7年后出现并发症,而18岁后确诊者仅间隔15.4年

    图示.诊断时间序列。

    (A)视网膜脱离(RD)发病间隔分布:儿童期发病近视(≤18岁,粉色)与成年期发病近视(>18岁,蓝色)患者从近视确诊至RD确诊的年限分布;

    (B)白内障发病间隔分布:近视确诊至白内障发病的年限分布;

    (C)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发病间隔分布:近视确诊至PACG发病的年限分布;

    (D)玻璃体疾病发病间隔分布:近视确诊至玻璃体疾病发病的年限分布;

    (E)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病间隔分布:近视确诊至甲状腺功能减退确诊的年限分布。


    04 研究局限性

    尽管大型数据集和偏倚的消除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可信的数据,但这项研究也存在局限性。

    • 电子健康档案来自单一系统——英国生物样本库,

    • 年龄为自报数据,仅记录住院和死亡信息。

    • 年龄较大个体(18岁以上)的基线年龄过于笼统,限制了研究人员将其结果应用于其他结果和场景的能力。


    结语

    研究作者总结道:“近视发病年龄较小是影响种族多样化及老龄化人群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这些发现为后续近视及其因果关联并发症的预防研究奠定了基础。”


    引用文献


    Zhang X, Wang S, Huang Y, et al. Exploring effects of age at myopia on multiple diseases using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Ophthalmology Science. May 5, 2024. [Epub ahead of print].

    文章来源


    http://www.ophthalmologyscience.org/article/S2666-9145(25)00117-4/fulltext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