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第一季度,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肝母细胞瘤多学科合作诊疗团队连续于国际顶级期刊发表3项突破性研究成果,并以91.9%的5年总生存率(OS)刷新诊疗纪录。
# 表观遗传学重大发现:揭示调控轴作用新机制(Oncogene, IF=6.9)

顾松、潘秋辉团队首次揭示"m6A-YWHAE-SLC7A11"调控轴作用机制,证实N6-甲基腺苷修饰通过调控SLC7A11表达,双重影响肿瘤增殖与铁死亡过程。该发现为开发靶向表观遗传调控的抗癌药物提供全新理论依据。
# 代谢靶向治疗新策略:抑制PPAT阻断嘌呤合成异常(Cell Death & Disease, IF=8.1)

# 肿瘤免疫治疗突破:ELANE+中性粒细胞的双重抗瘤机制(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 IF=4.6)

顾松、张敏团队发现ELANE+中性粒细胞的双重抗瘤机制:既通过RETN因子募集免疫细胞激活微环境,又能诱发肿瘤细胞焦亡。该研究开创性提出"中性粒细胞免疫调节疗法"概念,相关专利已进入临床转化阶段。
团队负责人之一的顾松主任医师表示,从跟跑到领跑,目前已建成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临床转化"于一体的儿童肿瘤临床与研究高地,持续为全球肝母细胞瘤诊疗提供"中国方案"。
肝母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恶性胚胎性肿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约占儿童肝脏恶性肿瘤的90%。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肿瘤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每年完成的儿童肝母细胞瘤手术病例数(年均60多例)以及肿瘤疑难病例数(约占总病例数的1/2)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张江院区的启用,全链条一站式的综合诊疗服务使得儿童肝母细胞瘤的诊治病例数进一步提升,复杂的肿瘤手术量占比超过60%,以91.9%的5年总生存率(OS)刷新诊疗纪录。
National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