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中国大队列数据 | 外显子组测序揭露儿童脑瘫遗传多样性及临床干预靶点

    脑瘫 外显子组测序
    2024/07/05
    254


    背景介绍


    脑瘫(CP)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运动残疾,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持久且不进展的运动和姿势障碍。除了面临运动和姿势问题外,患者还可能受到感觉、行为、认知和交流方面的严重影响。常见的伴随症状包括癫痫、智力障碍以及自闭症谱系障碍(ASD)。这些伴随症状,加上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运动障碍,共同导致了脑瘫临床表现的广泛多样性。脑瘫作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其表现形式多样,且与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对脑瘫患者进行细致的遗传学分析是如此重要,因为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潜在机制,并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目前,全面的基因检测,以外显子测序(ES)为代表,已经成为包括脑瘫在内的遗传异质性疾病诊断工作中的首选方法。此外,拷贝数变异(CNVs)同样是脑瘫病因学中值得注意的贡献者,基于外显子测序数据的拷贝数变异检测可能比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对较小拷贝数变异更敏感。迄今为止报道的大多数脑瘫的外显子测序研究样本量较小,除了 Moreno-De-Luca 等人进行的两项荟萃分析和一项回顾性实验室转诊队列研究之外,到目前为止,通过外显子测序和基因组测序(GS)研究报告的脑瘫个体大约只有 3000 例,落后于其他类似的神经发育障碍(NDDs)。


    尽管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但还没有涉及中国人群中大量脑瘫病例的外显子测序研究。由于脑瘫的高遗传异质性,需要大型研究队列来揭示全部遗传原因。此外,由于当前研究主要关注隐源性脑瘫,并且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因此还应该解决脑瘫队列的临床和地理偏倚。因此,需要在不同人群中的临床未筛选队列中全面评估基于外显子测序的拷贝数变异和单核苷酸变异(SNV)的诊断阳性率。


    在 2024 年 3 月发表于 Nature medicine 的这项研究中,中国研究者对 1578 名具有脑瘫的临床表现的中国儿童,使用了包括安捷伦 SureSelect 全外显子产品在内的检测方案,评估了单核苷酸变异和拷贝数变异的遗传诊断率。


    研究者发现了广泛的遗传异质性,涉及 219 个不同的基因。另外,在这些遗传诊断的脑瘫临床表现病例中,相当一部分(8.5%)具有临床上可干预的发现。外显子测序是一种强大的技术,应该被考虑作为儿童脑瘫的一线诊断测试。


    结果


    (一)外显子组测序解锁脑瘫相关的关键单核苷酸变异

    我们研究了 1,578 名脑瘫患儿的详细病情,总结在表 1 和图 1 中。通过同时检测基因微小变异(单核苷酸变异,SNVs)和基因组大片段变异(拷贝数变异,CNVs),获得了 24.5% 的诊断率。换句话说,这些儿童中有 387 人的致病基因变异成功被识别,占总人数的 24.5%。其中,327 人的诊断基于单个基因的微小变异,占已诊断儿童的 84.5%;57 人的诊断基于基因组的大片段变异,占 14.7%。此外,还有 1 人同时出现单个基因的微小变异和基因组的大片段变异;另外,还有 2 人同时被诊断出存在这两种类型的基因变异。


    尽管脑瘫在男孩中的发病率更高,但我们的研究发现,男孩和女孩在诊断率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在对这些儿童的单个基因变异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有 329 人的基因变异符合所有遗传学诊断标准,包括致病性、遗传模式和疾病表现的一致性。


    简而言之,这项研究通过先进的基因测序技术,为脑瘫儿童提供了更准确的基因诊断,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脑瘫的遗传基础。



    在已知的神经发育障碍(NDDs)基因中,采用美国医学遗传学学会和分子病理学学会(ACMG/AMP)指南进行分析,获得了总体遗传诊断率为 20.8%。在这些基因中,我们鉴定出了 412 个可能致病或致病的变异,涉及到 219 个不同的基因(详见表 2 和附表 1)。这些基因中,有 108 个是常染色体显性(AD)基因,影响了 176 例患者;64 个是常染色体隐性(AR)基因,涉及了 79 例患者;46 个是 X 连锁(XL)基因,涉及了 76 例患者。与人类基因组中 X 染色体的比例相比,我们在这一队列中发现了更高比例的 X 连锁遗传病因。值得注意的是,仅有一名脑瘫患者(219 名患者中的 1 例)因致病性线粒体变异(MT-TL1, 3243A>G)获得了遗传诊断。所有基于外显子组测序结果确定的脑瘫病例的单基因病因学诊断都是基于人类遗传疾病在线遗传学目录(OMIM,https://omim.org/)收录的基因。



    在这 219 个基因中,有 66 个基因反复出现,每个基因在两个或更多不相关的脑瘫患者中被检测到(见图2b,c)。其中,KDM5C 是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可能致病或确致病的变异在六名个体中被检测到,其次是 ATP1A3、CACNA1G、CTNNB1、MECP2 和 TCF4(每个基因均有五例),以及 CACNA1A、KCNH1、SPAST 和 L1CAM(每个基因均有四例)(见图2b)。


    尤其是有四名儿童因为在两种不同基因中出现相同变异而出现混合表型(见附表2)。例如,病例 NN949 携带 CACNA1G(c.A5605T:p.S1869C)和 SCN2A(c.C1728A:p.S576R)中的可能致病或致病的变异。这些个体表现出与这两个基因相关的临床谱相关的严重复杂表型,给他们的脑瘫诊断和治疗带来了艰巨的挑战。


    (二)外显子测序揭示了脑瘫中可能致病或确定致病的拷贝数变异

    对具有临床诊断相关性的拷贝数变异进行评估发现,1,578 名脑瘫儿童中有 59 名(占3.7%)携带可能致病或致病的拷贝数变异(见附表3)。我们对 1,536 名儿童进行了外显子测序,筛查了其拷贝数变异情况,而剩下的 42 名儿童则通过基因组测序进行了拷贝数变异的筛查。在这 1,536 名儿童中,外显子测序分析识别出了共计 93 个可能致病或致病的候选拷贝数变异,其中 54 个(占 93 个的 58.1%)通过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NV-seq)和定量 PCR(qPCR)等三种技术之一得到了验证,这些拷贝数变异的大小范围从 861 个碱基对(bp)到 34.742 Mb 不等。此外,基于基因组测序的分析还检测出了五例患儿携带五个可能致病或致病的拷贝数变异(占 42 个的 11.9%),其大小范围从 2.9 kb 到 23 kb 不等。这些结果表明,我们基于外显子测序的拷贝数变异分析具有 58.1% 的准确性。


    此外,有一例患儿(NN881)受羊水污染影响,同时检测到了一个致病单核苷酸变异(NM_005993:exon11:c.C1121T:p.T374M,杂合)和一个致病拷贝数变异(chr17:82586895–83240489 缺失,杂合),这两种变异影响了同一基因 TBCD,呈现复合杂合状态。如果仅依赖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等细胞遗传学检测,这种复合杂合情况将无法被诊断出。


    另外两名患儿被诊断为混合表型,与诊断性拷贝数变异和单核苷酸变异有关,这些变异影响了他们基因组中不同的基因或区域(见附表 4)。这两名患儿均为男性,患有痉挛性脑瘫,且未知其脑瘫的危险因素。


    总的来说,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外显子测序数据的拷贝数变异检测似乎是一种更灵活的解决方案,能够同时分析基于外显子测序数据的单核苷酸变异和拷贝数变异,从而提供更全面的变异谱识别,这对于脑瘫的分子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三)神经发育共病对儿童遗传诊断率的影响

    在对 1578 名脑瘫儿童进行的遗传学研究中,发现不同神经发育共病状况的儿童遗传诊断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同时患有全面发育迟缓或智力障碍(GDD/ID)的脑瘫儿童中,有 32.4% 的个体能够获得遗传分子诊断,这一比例明显高于整体的 24.5% 诊断率。此外,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分类系统(MRICS)评估,那些磁共振成像检查显示发育异常的脑瘫儿童中,有 32.0% 得到了遗传诊断,同样高于整体队列的比例。


    更进一步,同时存在全面发育迟缓或智力障碍和磁共振成像显示发育异常的儿童,遗传诊断率达到了 40.3%,这进一步强调了神经发育问题与脑部结构异常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类型的脑瘫中,遗传诊断率从痉挛性双侧脑瘫的 22.0% 到运动障碍的 30.6% 不等,并未发现痉挛性脑瘫在遗传分子诊断上具有明显优势。


    这项研究表明早期遗传检测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存在全面发育迟缓或智力障碍和磁共振成像显示发育异常的脑瘫儿童,因为这些儿童更有可能从遗传学诊断中获益,从而为他们的临床治疗和管理提供更精确的指导。 


    讨论


    最近的两项关于脑瘫(CP)的荟萃分析显示了不同的诊断率:第一项研究包括 13 项研究和 2612 个病例,外显子测序(ES)或基因组测序(GS)的诊断率为  31.1%;而第二项研究包含 11 项研究和 2419 个病例,外显子测序的整体诊断率为 23%。这些荟萃分析的结果与我们研究中的 24.5% 的诊断率大致一致。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来自单一临床中心、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未筛选脑瘫病例系列进行了系统的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和基因组测序)调查。通过对 1578 名临床表现为脑瘫的儿童进行外显子测序(以及一小部分基因组测序)数据中的拷贝数变异(CNVs)和单核苷酸变异(SNVs)的同时分析,我们得出了稳定且准确的遗传分子诊断。


    我们的拷贝数变异检出率为 3.7%(1578 例中的 59 例),与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或比较基因组杂交(CGH)研究相比更低,这可能是由于基于外显子测序的方法在拷贝数变异分析中相对不够敏感。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步(包括外显子测序、基因组测序和长读测序)、额外的组学研究(如转录组学和表观遗传学)以及人群参考数据(如 gnomAD 数据库及其扩展)也有助于提高包括脑瘫在内的神经发育障碍的诊断率。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外显子测序结果为阴性的脑瘫儿童,可能通过基因组测序来识别内含子和调控变异,以及通过 RNA 测序来诊断剪接变异。


    遗传学视角加深了我们对导致脑瘫的神经生物学途径的理解,这是一种以多种风险因素、原因和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尽管许多与脑瘫相关的基因尚未被发现,但基因负担分析作为探索基因与疾病联系的关键工具,帮助我们识别了 25 个与脑瘫相关的基因,其中包括 19 个已知的神经发育障碍(NDD)基因。这表明这些发现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并提出了六个潜在的脑瘫基因候选者。当然,需要进一步的功能证据来阐明它们在脑瘫发展中的作用。基于 GPM6A 和 STXBP5 与脑瘫的功能关联的初步功能研究,使用果蝇和线虫进行,我们的数据为脑瘫的发病机制提供了见解,暗示这些候选基因与脑瘫相关联。


    综合而言,在 1578 名患有脑瘫的儿童中,通过单核苷酸变异和拷贝数变异分析的组合,成功建立了 387 例(24.5%)的分子诊断。尽管外显子测序揭示了高度的遗传异质性,但具有脑瘫临床表现并获得积极遗传诊断结果的儿童中有 8.5% 的人获得了临床可操作的结果,包括早期药物治疗或代谢和饮食矫正补充,这可以改善预后和长期神经系统结果。在新生儿窒息与脑瘫合并的个体中,外显子测序获得的遗传诊断率高于平均水平,这表明在这组合并新生儿窒息的脑瘫患者中,新生儿窒息可能是潜在遗传病因的继发结果。


    结论


    1

    早期遗传检测的关键作用:我们的研究揭示了早期且全面的遗传检测在确定儿童脑瘫(CP)病因中的重要性,约四分之一的患儿能通过此类检测获得精准医疗的益处,特别是那 8.5% 可能从特定治疗和干预措施中获益的儿童。这意味着早期遗传测试不仅能够帮助诊断,还能为这些儿童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措施。



    2

    遗传多样性在精准医疗中的价值:外显子测序技术展现了脑瘫(CP)的遗传多样性,即便在这一高遗传异质性的疾病中,我们也发现有 8.5% 的儿童能够获得具有临床意义的遗传诊断。这些儿童可通过早期药物干预、代谢校正或特定的饮食补充来改善其疾病预后,以及在接受治疗或经历某些神经事件后的长期神经功能状态和健康状况。这一发现突显了遗传多样性对于开发个性化医疗策略的重要性,为精准医疗提供了定制化治疗的可能性,从而有望提升治疗效果并优化患者管理。



    3

    遗传检测建议针对特定群体:对于伴有围生期窒息的脑瘫患者,外显子测序得到的遗传诊断率超出了一般水平,这暗示在这一脑瘫患者群体中,围生期窒息可能源于未被察觉的遗传性病因。基于这一发现,我们强烈建议在脑瘫儿童确诊后的早期阶段,即 1 至 2 岁婴幼儿期内进行基因检测。这一检测对于及时识别那些能够从早期和定制化医疗干预中显著受益的患者至关重要。



    自 2009 年起,十余年的时间,安捷伦在液相杂交捕获探针领域书写了 SureSelect 品牌的辉煌历史,在相关科学引文数量方面遥遥领先;从探针到相关配套试剂和设备,安捷伦坚持技术创新与迭代,始终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一流的二代测序解决方案。



    SureSelect 临床研究外显子组 V4 ,则是在 2023 年由安捷伦与世界知名临床分子遗传学家、美国埃默里遗传学实验室前执行主任 Madhuri Hegde 博士及其团队合作开发的最新力作,是专业医学洞见和安捷伦十余年捕获探针合成经验的完美结合。


    安捷伦 SureSelect 二代测序基因捕获探针产品


    2016 年推出的 CRE V2 在就是当时临床研究中覆盖最为全面的人全外显子组产品,CRE V4 则在 CRE V2 基础上结合最新临床需求,进一步在基因内容选择、探针合成与铺设、NGS 湿实验流程、实验室自动化等层面进行了更迭与创新,更加适用于遗传性疾病临床研究。


    SureSelect 临床研究外显子组 V4 的核心特点与价值

    • 41.1Mb 靶标区域,48.5Mb 探针设计大小,高测序性价比

    • 6500+ 疾病相关基因,性染色体加强覆盖;包含深内含子变异,41 个 mini 基因,1500+ 祖源 SNP,100+ 药物基因组 SNP,常见致病 CNV 等

    • 全面覆盖最新人类蛋白质编码和经优选的非编码区域

    • 针对 Bravo 和 Magnis 文库自动化平台优化

    • 由权威遗传病专家团队精心挑选和优化



    咨询更多 爱必信(Absin)、QIAGEN(凯杰)、Polyplus、Dharmacon(文库)、Horizon(标准品)、Agilent、Mirus、MedixMDx、小海龟 、Navinci(蛋白互作检测)、Starter(抗体)、SBI(外泌体)等相关产品,可直接联系您身边的优宁维销售或将您的信息私信于我们,我们会有相关专业人士为您服务。

    分子相关内容,咨询邮箱:molecular@univ-bio.com。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