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君联医疗企业发展动态 · 2025年第4期

    君联医疗企业
    04/30
    29

    中盛溯源完成2.35亿元B轮融资,管线临床及商业化再提速


    近日,中盛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盛溯源)宣布在B轮融资中再获数千万元资金支持。至此,中盛溯源 B 轮融资圆满收官,本轮累计融资金额达 2.35 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中盛溯源在 iPSC 衍生细胞治疗领域的多款临床管线开发及后续产品商业化。中盛溯源由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全球首创人之一的俞君英博士领衔创立,自 2016 年成立以来,迅速成长为 iPSC 衍生细胞疗法领域的先锋企业,多年来专注于开发广泛可及的 iPSC 衍生细胞治疗产品。围绕 iPSC 核心技术,中盛溯源系统性布局了 iPSC 技术应用的中国+国际发明专利组合,覆盖重编程、多种功能细胞分化、生产工艺及关键原材料等核心领域,为药物开发和市场竞争筑牢了知识产权壁垒。中盛溯源早在再生医学、抗炎修复、肿瘤免疫这三大医学前沿领域布局了多个细胞种类和适应症的产品管线,其中 5 项已获批进入注册临床试验,包括国内首个 iMSC 和 iNK 细胞治疗产品,以及全球首个基因修饰 iMSC 产品。


    畅德医疗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近日,上海畅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畅德医疗®”)顺利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创新产品的上市前临床与注册申报、核心产品的国际化注册以及海内外市场的拓展。畅德医疗®成立于2021年,致力于为外周血管疾病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畅德医疗®已构建覆盖下肢动脉狭窄介入治疗、血栓管理、静脉疾病介入治疗及慢性疾病管理的产品矩阵。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7张医疗器械注册证,3款产品已经完成上市前临床试验入组并进入递交注册审批阶段,多款产品已启动CE注册申报。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EF-Lumber®外周药物洗脱支架目前正在临床入组阶段,并于2025年3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自2023年12月首款产品EF-Rhine®外周血管约束型球囊扩张导管获批上市以来,公司商业化推广快速展开。


    中盛溯源迭代升级帕金森病iPSC疗法IND获批!突破性产品引领行业新风向


    近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中盛溯源的通用高效iDAP细胞药物“NCR201注射液获批临床,用于治疗帕金森病。“NCR201”是iPSC衍生的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DAP)产品。中盛溯源凭借多年技术优化与创新突破,成功研发出在临床适用性和治疗可及性上具有显著优势的通用高效iDAP细胞药物,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了革命性的治疗选择。“NCR201”以iPSC为源头种子细胞,不仅具备iPSC衍生细胞疗法的大规模量产、批间一致性高等基础优势,更在细胞纯度这一核心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作为新一代细胞治疗产品,通用高效iDAP细胞药物“NCR201的临床获批,标志着我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瑞博生物全球首个靶向FXI的抗血栓siRNA药物完成IIa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


    近日,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瑞博生物”)宣布,其全球首创且进展最快的靶向FXI的siRNA药物RBD4059,已完成IIa期临床试验所有受试者入组,标志着瑞博生物朝着成为FXI抑制剂研发领军者的目标迈进了重要一步。FXI抑制剂有望解决当前抗血栓治疗领域的重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RBD4059通过抑制FXI和阻断内源性凝血途径的激活从而实现其抗凝血/抗血栓的作用。与目前的治疗手段相比,抑制FXI有望成为一种更有效的抗血栓治疗方法,且出血风险更小。瑞博生物的siRNA疗法展现出对FXI活性强效且持久的抑制作用,其超长药效有望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降低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为数百万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信达生物IBI363(PD-1/IL-2α-bias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治疗晚期黑色素瘤


    近日,信达生物制药集团(香港联交所代码:01801),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宣布其全球首创PD-1/IL-2α-bias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IBI363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BTD)品种名单,拟定适应症为既往未经过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肢端型及黏膜型黑色素瘤。近期,信达生物已启动IBI363首个关键注册临床研究并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评估IBI363单药对比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用于治疗在既往未经过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黏膜型及肢端型黑色素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前,IBI363已获美国FDA两项快速通道资格认定,分别用于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


    成都臻愈生物通用型主动免疫细胞疗法获FDA孤儿药资格


    成都臻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臻愈生物”),一家致力于新一代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开发的企业,其自主研发的通用型主动免疫细胞治疗产品(CR101)正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Orphan Drug Designation,ODD),用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NPC)治疗。臻愈生物的CR101作为一款完全通用型的细胞治疗产品,通过主动免疫的机理发挥抗肿瘤作用。这是中国细胞治疗企业首次在通用型主动免疫细胞治疗领域获得FDA国际认证,标志着臻愈生物在该领域处于全球第一梯队。臻愈生物CR101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是坚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并重的成果。通用型主动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研究,通过两代科学家的科研努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赋能,CR101于2023年开展了第一项针对晚期恶性肿瘤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NCT05707910),成为中国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通用型主动免疫细胞疗法,有望成为首个通用型主动免疫细胞治疗产品。


    锐正基因自主开发的新型碱基编辑器ARTbase-A1获批美国专利


    2025年4月2日,锐正基因(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正基因”)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新型碱基编辑器ARTbase-A1TM收到了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正式授权通知。锐正基因聚焦于基于LNP的体内基因编辑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已经有ART001和ART002两个产品处于临床阶段,其中ART001是中国目前唯一获得美国FDA临床许可的同类产品。在拥有处于临床阶段同类产品的中国公司中,目前只有锐正基因拥有已获美国专利授权的碱基编辑器。同时,由于相关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仍属前沿,即使在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除了锐正基因和Beam Therapeutics之外,大部分处于临床阶段的同类公司并不拥有已获美国专利授权的碱基编辑器。“美国专利商标局对锐正基因新型碱基编辑器ARTbase-A1™的授权,体现了锐正基因底层技术的自主原创能力。”锐正基因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永忠博士表示:“目前美国仍然是规模上遥遥领先的全球最大医药市场,也是全球先进医疗技术专利竞争最激烈的国家,在基因编辑领域尤其如此。此次锐正基因ARTbase-A1™美国专利获批,为锐正基因国际化拓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锐正基因系统布局了体内基因编辑相关的其他底层技术和产品专利,期待更多专利在美国和其他主要市场获批,进一步提升锐正基因的国际竞争力。”


    天星医疗中国首款集成一体无线缆刨削系统重磅上市


    天星医疗集成一体无线缆刨削系统是中国首款完全无线化、无主机设计的关节镜手术动力系统,以革命性设计突破关节镜手术设备技术框架,开启无线化、智能化手术新时代。天星医疗作为国产运动医学的领导者,致力于提供运动医学的整体临床解决方案。公司共有12款国产首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并销售的运动医学产品,包括全缝线锚钉、全缝线半月板缝合系统、碳纤维复合聚醚醚酮带线锚钉、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界面螺钉等产品。公司有源设备及耗材产品包含内窥镜摄像系统、内窥镜手术刨削器、等离子手术设备及与其配合使用的一次性刨刀、电极等耗材。公司产品已进入医院超过3000家,建立了广泛覆盖的营销网络。公司与超过400家经销商展开合作,销售网络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网络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广泛覆盖。


    微纯生物科技三大色谱填料同步通过FDA DMF备案,赋能中国药企海外申报


    近日,微纯生物科技“反相硅胶色谱填料、结构杂化硅胶色谱填料、高纯硅胶微球”三款产品通过FDA DMF备案,此次备案标志着使用微纯PrePulite系列色谱填料的客户在向FDA提交进行新药注册申请备案文件时可以直接引用微纯生物科技的色谱填料DMF备案资料,不需再附加提供相关原辅料的资料,简化注册申报资料。微纯生物科技是全球全面掌握液相色谱硅胶填料及树脂填料制备技术为数不多的厂家之一, 团队拥有20多年行业经验,积累了丰富的产品应用与方法开发经验。公司拥有从原料单体生产硅胶及树脂微球、国际领先表面键合修饰工艺、分析色谱柱/半制备柱和制备填料生产的完整产业链,为医药制造、生物技术、食品安全、化工生产、环境检测等行业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稳定供应、快速交付的产品和服务。


    海斯凯尔多台无创肝脏检测设备iLivTouch®落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海斯凯尔无创肝脏检测系统——iLivTouch®成功落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此项技术将助力中南医院打造覆盖“科研-诊疗-管理”全链条的肝脏健康服务体系,推动无创技术在重点学科的融合与发展。此次落地的多台iLivTouch®无创肝脏检测设备,基于瞬时弹性成像(TE)技术,具备肝脏硬度(LSM)、脂肪衰减参数(UAP)两大核心指标,可实现对肝纤维化、脂肪变的无创、量化评估。iLivTouch®能够用于肝癌术前评估、肝硬化动态监测、肝纤维化进展风险分层等科研与临床结合场景,为肝病精细化管理提供实时支持。除此之外,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快速判断肝组织损伤程度,提升抗病毒治疗的个体化决策能力,以及其他复杂病例方面也提供了安全、便捷的评估手段。再加上操作便捷、结果直观、适应人群广的特性,使其成为高效肝病管理流程中的重要工具,推动慢性肝病的诊疗进入“早发现、早干预、长期管理”的新阶段。


    N1 Life切入千亿美元蓝海市场,打造全球首个皮肤类XDC平台


    在全球生物医药技术加速演进的当下,XDC(偶联药物)正成为药物开发的重要方向。这一新型技术通过精准靶向和高效递送,使药物能够直达目标病灶,在提升疗效的同时降低毒副作用。N1 Life率先打造全球首个专注于皮肤的XDC平台,通过源自斯坦福大学、自主研发的新型专利递送技术,填补了XDC在皮肤医学和高端医美护肤原料领域中的技术空白,为精准治疗和高效护肤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有别于传统的医药公司研发思路,N1 Life创新性地采用“医药+医美”双轮驱动战略,不仅大幅提速皮肤疾病药物的研发进程,更在医美功效成分的高效递送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精准锁定未来千亿美元规模的蓝海市场。


    维卓致远星航骨科手术导航落地北京美中宜和医院


    2025年4月,北京美中宜和医院迎来骨科领域的重大技术升级——维卓致远自主研发的“星航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完成装机并正式投入使用。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美中宜和在骨科数智化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北京积水潭医院足踝外科武勇教授、杜辉教授团队将依托该系统,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足踝外科和美中宜和开展足踝畸形矫正、下肢矫形等复杂手术,推动精准医疗与临床科研深度融合。


    诺纳生物与Atossa Therapeutics合作研发针对乳腺癌的新一代抗体疗法


    诺纳生物,一家致力于前沿技术创新,并为合作伙伴提供涵盖靶点验证和新一代生物大分子药物从发现至临床前研发等Idea to IND(I to ITM)完整服务的国际化创新生物技术公司,近日宣布与Atossa Therapeutics(纳斯达克代码:ATOS)达成一项研究合作。此次合作将利用诺纳生物专有的H2L2 Harbour Mice®抗体技术平台,研发针对乳腺癌的新一代候选药物。诺纳生物专有的Harbour Mice®技术平台借助转基因小鼠生成经典的双重链双轻链(H2L2)和仅重链(HCAb)形式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无需额外的人源化过程或抗体工程改造。该技术平台与单B细胞克隆技术相结合,为开发治疗性抗体以及加速药物发现和开发提供了一种高效途径。目前,Harbour Mice®技术平台已应用于超过250个涵盖不同治疗领域的药物发现项目,获得了全球合作伙伴的广泛认可。


    远大医药与印尼生物制药巨头ETANA达成战略合作


    2025年4月8日,在2025年(第七届)健博会上,远大医药与印尼生物制药公司PT Etana Biotechnologies Indonesia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远大医药负责供应Etana在印尼市场所需的制剂或原料药。Etana是印尼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为东南亚(东盟)市场生产和销售针对肿瘤和其他威胁生命疾病的生物药。远大医药是一家集制药科技、核药抗肿瘤诊疗及心脑血管精准介入诊疗科技、生物科技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型国际化医药企业。双方将以印尼为起点,借助 “一带一路” 的政策东风,不断拓展在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共同推动小分子和多肽药物在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的蓬勃发展,助力印尼工厂成为全球标准化市场中优质的原料药和制剂供应商。


    君联资本多家医疗被投企业荣登“毕马威中国第三届生物科创领航50企业榜单”


    日前,毕马威中国携手海南国际医药创新联合基金会、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以北京、苏州、深圳三地线上线下联动的创新形式,成功举办“毕马威中国第三届生物科创领航50企业榜单发布暨颁奖典礼”,君联资本多家医疗被投企业荣誉登榜。

    · 艾里奥斯

    · 翱锐生物

    · 利格泰

    · 凌泰氪

    · 浦易生物

    · 瑞博生物

    · 瑞莱谱

    · 锐正基因

    · 态创生物

    · 吐露港

    · 维卓志远

    · 艺柏湾

    · 中盛溯源

    · 臻愈生物


    和铂医药荣登“2025张江创新药企全球竞争力TOP15”榜单


    2025年4月9日,备受业界关注的“2025张江创新药企全球竞争力TOP15”榜单正式揭晓,和铂医药凭借卓越的创新研发实力与全球竞争力成功入选,再次彰显了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先地位。该榜单由浦东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行业权威机构医药魔方评选,聚焦创新药企的研发深度、创新厚度及全球化广度,旨在挖掘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基因的创新药企。入选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突出,更具备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实力。和铂医药凭借一系列重大突破与战略布局成功入选榜单,这既是对公司创新能力的权威认可,亦是对其多年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充分肯定。和铂医药不仅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更通过灵活高效的全球合作模式,持续释放创新价值。在行业整体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公司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增长潜力。回顾2024年,和铂医药成功实现连续盈利,总收入达3810万美元,其中经常性收入同比增长196.5%,经营性现金流入创历史新高,有力印证了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和日渐强大的“造血”能力。


    浦易生物易浦润佩朵®子宫药物支架成功入选《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2025年4月8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示了2024年度第二批《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浦易生物申报的“佩朵®硅橡胶子宫药物支架系统”(型号规格:S01,S02,S03,S04)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佩朵®子宫药物支架经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和器审中心联合审评,于2024年8月获批上市,获得最高级别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同时产品也在新加坡、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海外国家陆续提交注册并获批上市。


    中盛溯源荣获“CGT行业之星-2025年度杰出创新药管线奖”


    2025年4月2日,“CGT Awards 2025第三届亚太区细胞与基因行业之星榜单”正式揭晓,中盛溯源凭借领先的iPSC衍生细胞药物管线布局及研发进展,荣获“2025年度杰出创新药管线奖,这是行业对中盛溯源在细胞治疗领域持续突破的权威认可。中盛溯源专注于开发广泛可及的iPSC衍生细胞治疗产品。围绕iPSC核心技术,公司在抗炎修复、肿瘤免疫和再生医学三大医学方向上持续推进多类细胞药物管线的研发。目前针对膝骨关节炎、血液肿瘤、间质性肺病、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适应症的产品管线已分别处于1期和2期临床试验阶段。此外,公司近期顺利完成了B轮融资首关,将加速多款临床管线的开发及后续产品商业化。未来,中盛溯源将持续探索iPSC来源细胞药物的临床价值。


    瀚辰光翼荣登“成都硬科技扑克牌‘小王’企业榜单”


    2025年4月17日,备受瞩目的“2025成都硬科技年会”在成都隆重举行,在年会上,2025年度“成都硬科技扑克牌企业榜单”正式发布,54家成都硬科技企业脱颖而出,充分展示了成都在硬科技领域的深厚实力和蓬勃发展态势,其中,瀚辰光翼凭借领先的智能自动化生物育种装备智造优势,曾多次荣登“2025成都硬科技扑克牌红桃赛道”企业榜单,本次更是以“王牌”硬核出圈,标志着瀚辰光翼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取得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和显著成就!


    百图生科单细胞基础大模型入选2024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


    近日,由百图生科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单细胞大规模基础模型scFoundation,成功入选“2024年度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该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Methods》,标志着我国在AI驱动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解码细胞“生命语言、加速精准医疗发展提供革命性工具。该研究旨在构建单细胞转录组学领域的基础模型(Foundation Model),以解析细胞分子层面的“语言”,推动生物医学研究。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数据提供了高分辨率的细胞转录组信息,但面临数据分散、基因维度高(约2万蛋白编码基因)、技术噪音(如测序深度差异)等挑战。研究团队提出世界首个大规模单细胞预训练模型scFoundation,基于超过5000万单细胞转录组数据训练,覆盖人体所有已知细胞类型及不同状态(正常、疾病、肿瘤等),目标是学习基因共表达模式、细胞间关系及跨测序技术的通用表征,为下游任务提供基础支持。





    拓展阅读

    1

    君联医疗企业发展动态 · 2025年第3期

    2

    君联医疗企业发展动态 · 2025年第2期

    3

    君联医疗企业发展动态 · 2025年第1期

    4

    君联医疗企业发展动态 · 2024年度盘点及2024年第12期

    5

    君联医疗企业发展动态 · 2024年第11期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