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Med·投资 | 观点 经颅磁刺激(TMS)与抑郁症治疗(上)

抑郁症
03/14
17

图片

上个主题《Med·投资 | 观点 神经调控技术针对抑郁症治疗》的文章中,提到了经颅磁刺激(TMS)、深部脑刺激(DBS)、迷走神经刺激(VNS)、光遗传学技术这四种神经调控治疗抑郁症的方式。本篇开始将深入对以上四种神经调控技术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治疗原理、代表企业等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本文将分两期阐述经颅磁刺激(TMS)神经调控技术治疗抑郁症的工作机制,并将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与传统抑郁症治疗对比,旨在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TMS治疗抑郁症的工作机制

经颅磁刺激(TMS)是治疗抑郁症的创新技术,通过调节大脑神经活动来缓解抑郁症状。抑郁症病因复杂,涉及多个脑区的异常活动,特别是与情绪调节、认知功能相关的区域。TMS借助短暂的磁场脉冲,让这些脑区恢复正常神经活动,进而减轻抑郁症状。其具体原理如下:

(一)抑郁症与大脑功能异常




抑郁症的关键特征是大脑中与情绪、认知、动机相关区域的功能失调。以下脑区功能异常和抑郁症联系紧密:

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该区域关乎情绪调节、认知和决策,抑郁症患者此区域活动减弱。

右侧前额叶皮层:主要处理负性情绪,抑郁症患者该区域过度活跃。

杏仁核:负责负面情绪处理,抑郁症患者的杏仁核处于过度兴奋状态。

海马体:与记忆、情绪调节相关,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功能较弱。

这些脑区活动失衡,就会引发情绪低落、缺乏动机、思维迟缓等症状。TMS通过调节这些特定脑区的活动,改善抑郁症状。

(二)电磁感应与神经元去极化




TMS依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变化的磁场能在神经元内产生电流。TMS设备的线圈在头皮上产生快速变化的磁场,能穿透头骨,在目标脑区(如DLPFC)产生局部电流,使神经元去极化,促使其发放动作电位,从而激活或抑制神经活动。

磁场穿透:TMS磁场强度在1至2特斯拉,变化速度快,可在大脑中产生短暂感应电流。

神经元去极化:当电流足够强,能改变神经元膜电位,促使神经元发放动作电位,实现激活。

TMS的优势在于能精准作用于大脑特定区域,直接调节与抑郁症相关的神经回路。

(三)高频和低频TMS的差异




TMS的治疗效果和频率密切相关,不同频率磁脉冲产生的神经效应不同:

高频TMS(>5Hz):用于刺激神经活动。治疗抑郁症时,常用10至20Hz的高频TMS刺激左侧DLPFC,增强其活动,恢复情绪调节功能。

低频TMS(<1Hz):用于抑制过度活跃的神经元。在抑郁症治疗中,低频TMS常作用于右侧前额叶皮层,降低其活动,减少负性情绪。

通过频率调控,能有效恢复抑郁症患者大脑特定区域的平衡状态,改善情绪和认知功能。

(四)神经可塑性与TMS的长期疗效




TMS不仅能通过短期的神经元激活或抑制产生即时效果,还能借助促进神经可塑性实现长期疗效。神经可塑性是大脑根据经验和刺激调整功能、结构的能力。TMS持续刺激,能促使神经回路发生长期变化,建立更健康的连接模式。

长期增强(LTP):高频TMS可增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提升神经网络功能效率,尤其是在情绪调节相关区域。

长期抑制(LTD):低频TMS能减少过度活跃的神经连接,调节与负性情绪相关的脑区,降低情绪反应强度。

持续的TMS疗程能让大脑神经网络适应新的刺激模式,恢复正常情绪调节功能,既减轻短期症状,又维持长期情绪稳定。

(五)TMS对神经网络的整体调节




抑郁症影响的不只是个别脑区,还涉及多个脑区之间的连接和互动。TMS作用于特定区域(如DLPFC),能影响相关神经网络,产生广泛治疗效果。

前额叶皮层与边缘系统的相互作用:TMS刺激前额叶皮层,可间接调节边缘系统区域(如杏仁核和海马体),提升情绪控制和压力应对能力。

认知和情绪网络的平衡:TMS能恢复大脑中负责认知和情绪调节的网络平衡,增强DLPFC活动,改善认知功能,减少负性情绪反应。

这种跨区域调节是TMS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的关键。TMS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精准调节大脑特定区域,恢复情绪和认知功能平衡,通过促进神经可塑性实现长期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对抗抑郁症。随着技术的优化(如深层TMS的发展),TMS将在抑郁症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案。


TMS治疗抑郁症的疗程与疗效

经颅磁刺激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特别是对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无效的患者。TMS治疗过程相对标准,但可根据患者病情、症状严重程度和个人反应进行个性化调整。虽然疗效存在个体差异,但大量临床研究表明,TMS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尤其适用于对传统治疗方法反应不佳的患者。下面详细介绍TMS治疗抑郁症的疗程安排和疗效。

(一)TMS治疗抑郁症的标准疗程 

01

初步评估与治疗计划制定

在TMS治疗前,医生会进行详细评估,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接受治疗。评估内容包括病史和精神评估,了解抑郁症病史、过往药物和心理治疗效果,以及排查潜在禁忌症(如癫痫、脑部病变)。

确定大脑目标区域:一般通过头颅解剖学定位确定最佳刺激部位。对于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靶点是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因其与情绪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部分情况下,医生会借助脑影像技术(如MRI)更精确地定位靶区,确保治疗的个性化和准确性。

02

标准疗程设置

治疗频率:TMS治疗通常每天1次,连续5天,每周治疗5次,疗程持续4至6周,总计约20至30次治疗。这种密集安排能保证大脑神经元获得足够刺激,形成持久效果。

治疗时长:每次治疗约30至40分钟,患者坐在舒适椅子上保持清醒。TMS设备的线圈放置在头皮上,发出脉冲磁场,患者可能会有轻微头皮敲击感或刺痛,但通常不会感到明显疼痛。

刺激频率和强度:治疗抑郁症常用10至20Hz的高频脉冲,靶向左侧DLPFC。磁场强度和脉冲总数由设备设定,并根据患者反应进行调整。

(二)TMS治疗抑郁症的疗效

TMS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存在个体差异,但总体而言,大量研究和临床数据都证实其疗效显著,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中表现尤为突出。以下从多个层面评估TMS的疗效:

01

临床疗效:症状缓解与功能改善

应答率:临床上,TMS治疗的应答率是指患者症状减轻至少50%。研究显示,约50%至60%的抑郁症患者完成TMS治疗后达到这一标准,这意味着大部分患者的情绪、动机、认知功能等症状都有明显改善。

缓解率:缓解率指患者抑郁症状几乎完全消失,恢复到正常情绪状态。约30%至40%的患者完成TMS疗程后能达到缓解状态,这对于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来说意义重大。

情绪和认知功能的改善:TMS不仅能改善情绪症状,对认知功能(如注意力、记忆、决策能力)也有积极影响。研究发现,接受TMS治疗的患者在抑郁症状减轻的同时,整体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也得到了提升。

02

长期效果:维持疗效与复发控制

持续效果:研究表明,TMS治疗后的疗效能持续数月甚至更久,尤其是完成完整疗程的患者。部分患者表示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至1年内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不过,抑郁症具有复发性,所以长期维持疗法对很多患者来说是必要的。

维持治疗:为确保疗效持续,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维持性TMS治疗,通常每月或每几个月进行一次。维持治疗旨在巩固初始疗程的效果,预防症状复发,医生会根据患者个体反应制定维持治疗计划。

03

相比其他治疗方法的优势

无系统性副作用:和抗抑郁药物不同,TMS不会产生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胃肠问题等全身性副作用,特别适合因药物副作用无法继续治疗的患者。

无需麻醉和住院:与电休克疗法(ECT)相比,TMS不需要全身麻醉,没有认知功能损伤的风险,治疗过程更安全,患者也无需住院。

对耐药性患者的疗效:TMS对药物治疗无反应的耐药性抑郁症患者疗效显著,弥补了现有治疗手段的不足。

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选择。其标准化的治疗流程和良好的疗效使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特别是对那些无法通过药物或心理治疗获得明显改善的患者。TMS的应答率和缓解率较高,副作用较少,为患者长期管理抑郁症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随着个性化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TMS在抑郁症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图片图片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