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Med·投资 | 观点 神经调控技术针对抑郁症治疗的研究(下)

    抑郁症 神经调控技术
    02/28
    47

    本系列文章分为上下两篇,本期观点文章为下篇。

    上一期观点文章对经颅磁刺激(TMS)、深部脑刺激(DBS)等神经调控技术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最新研究进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详细剖析,本期文章将阐述迷走神经刺激(VNS)、光遗传学技术以及其他神经调控技术治疗抑郁症的应用情况,并对未来神经调控技术在抑郁症治疗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展望,旨在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迷走神经刺激(VNS)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一)原理与设备

    VNS通过植入式脉冲发生器刺激迷走神经,将信号传入大脑调节神经活动。设备由脉冲发生器、电极和导线组成,脉冲发生器植入胸部皮下,电极缠绕颈部迷走神经。工作原理是脉冲发生器按预设参数发送电脉冲,刺激迷走神经,信号传入大脑调节脑区神经活动,影响神经递质释放和神经回路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二)临床应用现状

    VNS于1997年被FDA批准用于药物难治性癫痫,后用于抑郁症。临床研究显示VNS疗效显现较慢,部分患者数月甚至数年后抑郁症状显著缓解,但有效率约30%-40%,个体差异大,筛选敏感患者是关键问题。

    (三)可能机制

    VNS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明确。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系统,如增加5-HT、NE、DA释放;激活神经回路,如增强前额叶皮层对边缘系统调控;影响神经可塑性,如增加海马体神经发生,缓解抑郁症状。

    (四)优势与不足

    VNS优势包括微创性、可逆性和可调节性,手术相对简单,并发症少,刺激参数可调,副作用少且多为一过性。不足之处在于治疗效果慢、有效率低、费用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副作用。

    (五)主要企业:LivaNova

    LivaNova总部位于英国,诞生于美国Cyberonics公司和意大利Sorin公司的合并。该公司是VNS领域的先驱,其VNS设备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抑郁症和癫痫。LivaNova的VNS设备包括可编程脉冲发生器、植入式电极和外部程控器。设备通过脉冲发生器发送电脉冲刺激迷走神经,信号传入大脑调节神经活动。

    公司正在研究如何通过优化刺激参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来提高VNS的疗效。例如,通过神经影像学技术(如fMRI)评估患者大脑活动,制定个体化刺激方案。此外,LivaNova还在开发新一代VNS设备,以降低手术风险和提高设备的长期稳定性。

    公司也在探索VNS在治疗其他精神疾病(如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应用,并计划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以验证其在抑郁症治疗中的长期疗效。


    二、光遗传学技术在抑郁症治疗中的研究

    (一)原理与特点

    光遗传学技术结合遗传学和光学技术,通过基因工程使特定神经元表达光敏蛋白,用特定波长光照射控制神经元活动。具有高度时空特异性和精确性,可与其他神经科学技术结合研究神经回路功能。

    (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在抑郁症动物模型中,光遗传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研究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如激活海马体神经元可改善抑郁样行为,促进神经发生和突触可塑性;抑制杏仁核过度活跃神经元可减轻焦虑和恐惧行为;调节前额叶皮层与边缘系统神经连接可改善抑郁症状。

    (三)潜在应用前景

    光遗传学技术在抑郁症治疗中具巨大潜力,未来有望精确调控情绪相关神经元活动实现精准治疗,可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

    (四)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面临的挑战包括基因载体安全性、光敏蛋白长期稳定性、伦理和社会问题以及治疗成本等。解决方案需加强基础研究、多学科合作开发更安全有效的基因载体和光敏蛋白、建立伦理审查机制、降低成本。

    (五)主要企业:Axonics

    Axonics是美国一家专注于光遗传学技术在神经调控领域应用的创新型企业。公司正在开发基于光遗传学的神经调控设备,其核心是通过基因工程将光敏蛋白导入特定神经元群体,利用光纤技术实现对神经元活动的精确调控。

    目前,公司正在开展多项基础研究,探索光遗传学技术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公司已成功开发出用于实验动物的光遗传学刺激设备,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开展临床前研究。此外,公司还在与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开发更安全、高效的基因载体和光敏蛋白。

    公司计划在未来5年内完成光遗传学设备的临床前验证,并启动针对抑郁症治疗的临床试验。公司还计划探索光遗传学技术在其他神经精神疾病(如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应用潜力。


    三、神经调控技术治疗抑郁症的综合评价与未来展望

    (一)疗效与应用现状

    神经调控技术在抑郁症治疗中展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和潜力。不同技术的疗效差异显著,TMS等非侵入性技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但疗效个体差异较大;DBS和VNS等侵入性技术对难治性抑郁症可能更有效,但手术风险和费用较高。光遗传学技术虽处于基础研究阶段,但其高度的时空特异性为未来精准治疗提供了广阔前景。此外,神经调控技术与传统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联合应用,有望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二)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

    未来,神经调控技术将朝着更精准、更安全、更个性化方向发展。一方面,硬件设备的优化(如TMS线圈改进、新型DBS电极开发)和多模态技术的结合(如TMS与光遗传学结合、DBS与VNS协同应用)将成为提升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结合神经影像学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将推动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疗效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同时,基于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新型神经调控技术也在探索之中,有望为抑郁症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三)伦理与社会挑战及应对

    随着神经调控技术的快速发展,伦理和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技术的安全性、患者隐私保护以及基因编辑等伦理问题需要通过完善的伦理审查机制加以规范。此外,高昂的治疗费用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可能导致技术应用的不公平性,需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确保技术发展能够惠及更多患者。未来,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结合、伦理问题的妥善解决以及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将共同推动神经调控技术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