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寻迹ASCO丨殷咏梅教授:OptiTROP-Breast05研究入选口头报告,国创TROP2 ADC再次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

TROP2
06/04
41


编者按:芦康沙妥珠单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TROP2 ADC,其相关研究成果频频入选近两年的国际学术会议或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2025年ASCO大会上,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在Rapid Oral环节报告了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一线治疗的OptiTROP-Breast05研究,显示了令人振奋的疗效和安全性。《肿瘤瞭望》在大会现场,邀请殷咏梅教授分享其研究成果,并展望芦康沙妥珠单抗以TROP2 ADC“领航者”的姿态,持续而深远地影响中国及全球乳腺癌的诊疗实践。




01.

寻迹ASCO


聚光灯下的国创TROP2 ADC

芦康沙妥珠单抗再登ASCO oral学术舞台


《肿瘤瞭望》:祝贺您所领导的OptiTROP-Breast05研究成果入选本次ASCO大会的快速口头报告(Rapid Oral),能否分享一下该研究的重要结果及其可能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殷咏梅 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


TNBC被誉为“最凶险”的乳腺癌亚型,晚期化疗的生存获益较为有限,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和PARP抑制剂的应用受到生物标志物的限制,因此亟需开发新型药物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芦康沙妥珠单抗在晚期TNBC领域的探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从我本人代表团队在ESMO大会报道的KL264-01篮子试验,到去年ASCO大会徐兵河院士口头报告的OptiTROP-Breast01研究,芦康沙妥珠单抗在晚期TNBC后线治疗中显示了积极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晚期TNBC后线治疗的相关适应症已经在国内获批,并得到CSCO-BC、CBCS&CSOBO、ABCC等权威指南的推荐。


我们开展的Ⅱ期OptiTROP-Breast05研究,进一步将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应用提前至晚期TNBC一线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总体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70.7%,中位持续缓解时间(DoR)长达12.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长达13.4个月。结合既往研究来看,芦康沙妥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的中位PFS已经达到了其他TROP2 ADC联合免疫治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水平。本研究入组患者大多数(78.0%)为PD-L1阴性(即CPS<10),显示与总体人群一致的治疗获益,ORR为71.9%,中位PFS为13.1个月。


△全体患者和CPS<10患者的肿瘤缓解情况


△全体患者和CPS<10患者的PFS


安全性方面,整体不良事件谱和治疗耐受性与既往报道一致,芦康沙妥珠单抗较为常见的≥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是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46.3%)、白细胞计数减少(34.1%)、贫血(12.2%)此类较为可控的血液毒性事件。没有发生神经病变、间质性肺病/肺炎(ILD/p)事件。


这项Ⅱ期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晚期TNBC一线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一线治疗的Ⅲ期研究(NCT06279364)正在开展中,我们对其获得阳性结果充满信心,芦康沙妥珠单抗有望为晚期TNBC患者提供新的一线治疗选择,尤其是PD-L1阴性、BRCA野生型的TNBC患者,将进一步打破“无药可用”的困境。


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全球视野

多项全球多中心研究有望影响临床实践


《肿瘤瞭望》:目前,芦康沙妥珠单抗在国际上也开展了一些多中心临床试验,您认为芦康沙妥珠未来将如何影响全球乳腺癌的临床实践?


殷咏梅 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芦康沙妥珠单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TROP2 ADC,其抗体、连接子、载荷均有“中国智造”的体现,如自主研发的抗体侧不可逆偶联技术、引入甲基砜结构的载荷T030,使其循环稳定性更加理想,而均质性好的高药物抗体比(DAR)、抗肿瘤“旁观者效应”使其对靶标及邻近肿瘤均产生强效抑制作用。由此可见,芦康沙妥珠单抗是一款具有“全球品质”、凝聚“中国智慧”的国产TROP2 ADC。


近年来,在ESMO、ASCO等国际学术会议上,芦康沙妥珠单抗的多项临床试验引起了国际专家的高度评价。目前,OptiTROP-Breast01、OptiTROP-Breast05、OptiTROP-Breast02研究已经在晚期TNBC和HR+/HER2-mBC领域均取得了积极结果。这些研究主要提供了基于中国乳腺癌患者的循证医学证据。但芦康沙妥珠单抗已经布局了多个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包括用于早期TNBC新辅助和辅助治疗的MK-2870-032、MK-2870-012研究,用于晚期TNBC一线治疗的MK-2870-011研究;用于HR+/HER2- mBC患者一线治疗的MK-2870-010研究。本次ASCO大会上,来自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麦克阿瑟教授(Heather McArthur)介绍了正在进行的强化辅助治疗MK-2870-032研究(NCT06393374)。期待这些国际多中心研究再传捷报,能够进一步影响全球乳腺癌的临床实践,为国际乳腺癌诊疗贡献质效双优的“中国方案”。


02.

研究简介


研究题目:

芦康沙妥珠单抗(sac-TMT)用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a/mTNBC)一线治疗:来自Ⅱ期OptiTROP-Breast05研究的初步结果


研究背景


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在TNBC中呈高表达,且与较差的患者生存相关。芦康沙妥珠单抗(sac-TMT,MK-2870/SKB264)是一种TROP2 ADC,通过新型连接子将人源化TROP2单克隆抗体与载荷(belotecan衍生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偶联而成。该药物已在中国获批用于至少接受过两线化疗(包括至少一线针对转移性疾病)的a/mTNBC患者。Ⅱ期OptiTROP-Breast05研究(NCT05445908)旨在评估芦康沙妥珠单抗作为a/mTNBC患者的一线治疗。该研究还探讨了PD-L1联合阳性评分(CPS)状态的影响。目前,CPS < 10(PD-L1阴性)的TNBC患者治疗选择有限,存在着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研究方法


入组未接受过晚期疾病治疗的a/mTNBC患者,无论PD-L1或TROP2状态如何,给予芦康沙妥珠单抗(5 mg/kg Q2W)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可耐受。对于复发性TNBC患者,要求至少6个月的无病间隔(DFI)才可入组。研究者根据RECIST v1.1,每6周进行一次肿瘤评估。


研究结果


截至2024年11月18日,共纳入41例患者,中位年龄55岁;43.9%的患者ECOG PS评分为1;78.0%的患者PD-L1 CPS < 10;61.0%的患者基线存在内脏转移,29.3%的患者有新发转移,19.5%的患者DFI为6-12个月(月),51.2%的患者DFI > 12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为18.6个月。ORR为70.7%(29/41,3例为未确认的PR),疾病控制率(DCR)为92.7%,中位DoR为12.2个月,中位PFS为13.4个月,12个月PFS率为64.6%(95%CI:45.0%~78.7%)。


在32例PD-L1 CPS < 10的患者中,ORR为71.9%(23/32,3例为未确认的PR),DCR为93.8%,中位PFS为13.1个月,12个月PFS率为59.1%(95%CI:37.1%~75.7%)。


≥3级的TRAEs发生率为63.4%。常见(≥5%)的≥3级TRAEs为: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46.3%)、白细胞计数减少(34.1%)、贫血(12.2%)、口腔炎(9.8%)、淋巴细胞计数减少(7.3%)和疲劳(7.3%)。没有治疗相关死亡发生,也没有神经病变或ILD/p的报告。


研究结论


芦康沙妥珠单抗用于a/mTNBC患者一线治疗显示出积极的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可控,不受PD-L1状态影响。目前正在进行的一项Ⅲ期研究,将评价较芦康沙妥珠单抗对比研究者选择的化疗用于PD-L1阴性(CPS < 10)a/mTNBC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NCT06279364)。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1]Yin Y, et al.Sacituzumab tirumotecan (sac-TMT)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a/mTNBC): Initial results from the phase II OptiTROP-Breast05 study.ASCO 2025;Abstract #1019

[2]Ouyang Q, et al. SKB264 (MK-2870) in previously treated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HR+)/ HER2-nega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mBC): Results from a phase I/II, single-arm, basket trial.ESMO 2023;380MOAnnals of Oncology, Volume 34, S337

[3]Yin Y, Fan Y, Ouyang Q, et al. Sacituzumab tirumotecan in previously treated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Nat Med. Published online April 11, 2025. doi:10.1038/s41591-025-03630-w

[3]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5.4.

[4]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学组.CBCS&CSOBO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精要本(2025版).

[5]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等,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4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4,46(12):1079-1106.

[6]Cortes J, Cescon DW, Rugo HS, et al. Pembrolizumab plus chemotherapy versus placebo plus chemotherapy for previously untreated locally recurrent inoperable or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KEYNOTE-355):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phase 3 clinical trial. Lancet. 2020;396(10265):1817-1828. doi:10.1016/S0140-6736(20)32531-9

[7]Schmid, P. et al.Datopotamab deruxtecan (Dato-DXd) + durvalumab (D) as first-line (1L) treatment for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a/mTNBC): Updated results from BEGONIA, a phase Ib/II study. ESMO2023;379MO;Annals of Oncology, Volume 34, S337


殷咏梅 教授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

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CSCO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BCS)常务委员


(本文转载自:肿瘤瞭望)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