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价值三千万的机械臂在人体内演绎毫米级的芭蕾,当4K立体视野穿透肿瘤的迷雾,这场关乎生命的精密艺术,在国内顶尖手术室里正书写传奇。
2022年7月14日,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正式入驻浙大妇院,医院从此开启了“机器人”手术的时代。在浙大妇院完成的“达芬奇”手术中,良恶性疾病均有,恶性疾病包含了妇科三大恶性肿瘤:早期卵巢癌、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
截至2025年4月,浙大妇院累计开展达芬奇妇科手术2540例,其中肿瘤科共完成2093例,占比82.4%。作为全国同时间装机达芬奇妇科手术量领先的医学殿堂,浙大妇院用三年的坚守,让冷峻的科技与温热的医心完美交融,引领妇科肿瘤手术进入“精准至微、创伤趋零”的新纪元。

达芬奇手术
给医生一双“超级眼睛和手”
基本原理
达芬奇机器人并非是能够自主操作的“机器人医生”,而是一个由外科医生全程控制的智能手术平台。医生坐在控制台前,利用3D高清影像观察患者体内的情况,并通过手脚的联动操作机械臂来执行手术,类似于驾驶汽车时通过方向盘精确操控车轮。
三大核心优势
“以前做腹腔镜手术,就像戴着厚手套绣花,现在有了达芬奇机器人,像是把手深进患者体内直接操作”——浙大妇院妇科肿瘤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沈源明这样比喻。
妇科肿瘤手术往往需要在深而狭窄的盆腔内进行,这使得传统腹腔镜在执行复杂妇科手术时面临一定的局限性。相比之下,机器人手术系统凭借其震颤滤除功能、内腕转功能器械、裸眼3D术野以及术者自主操控摄像头的能力,显著提升了手术的精确度和操作的灵活性。此外,它还优化了人体工程学设计,有效减轻了外科医生的手术疲劳。目前,机器人手术系统已广泛用于各种妇科手术,如子宫全切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腹腔淋巴结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等,在各方面均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看得更清晰:10倍放大的3D视野,能看清血管的细微搏动(传统腹腔镜是2D平面图像)。
动得更灵活:机械臂较人手也更小,具有7个自由度且可转腕的手术器械,能540°翻转,以不同角度在靶器官周围操作,在狭窄空间内完成更加精细的操作,在手术中可从任意角度接触并切除病灶。(人手最多270°)。
抖得更少:机械臂特别稳定,可以自动滤除微颤抖,从而做到精准切除,且缝合精度达毫米级,提高肿瘤根治性及安全性。

为什么妇科肿瘤
特别需要达芬奇?
1. 妇科手术的特殊挑战
女性盆腔结构复杂,有血管、神经和泌尿生殖器官,既要彻底切除肿瘤,又要最大限度保护:
- 年轻患者的生育功能
- 老年患者的肠道/膀胱功能
- 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
2. 达芬奇的针对性优势

为什么选择我们?
——全国领先的底气
手术量见证实力
年完成量:2024年达芬奇妇科肿瘤手术1250台
病种覆盖: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所有妇科恶性肿瘤
复杂手术占比:82%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专家团队保驾护航
手术资质:在妇科肿瘤的达芬奇手术治疗中,我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专家团队,均是行业内的资深人士,在妇科肿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指导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全部主刀医生完成≥200例达芬奇手术(国际认证标准:50例)。
多学科协作: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肿瘤科、麻醉科、影像科专家团队紧密配合,共同为每一位妇科肿瘤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达芬奇手术中,专家们充分发挥其优势,精准操作,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为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治疗效果。
患者真实的声音
35岁宫颈癌患者的希望
35岁的林女士被确诊为早期宫颈癌,需要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面对复杂的手术方案,她内心充满恐惧与不安。在了解到浙大妇院达芬奇手术的优势后,她选择了接受达芬奇手术。手术由妇科肿瘤专家沈源明主任操刀,在达芬奇机器人的辅助下,精准地完成了手术操作。
术后,林女士恢复得很快,术后第1天就能下地行走,术后5天便顺利出院。
林女士感慨地说:“原本以为得了宫颈癌,我的生活就毁了。但达芬奇手术和专家团队的专业治疗,让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现在我已经回归正常生活,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康复之旅
70岁的张女士绝经多年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经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由于她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较高。妇科肿瘤专家团队在评估病情后,决定采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术中精准地完成了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等操作,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术中出血和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术中出血仅10ml。术后,专家团队为张女士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医护人员也给予了精心的护理。张女士术后恢复顺利,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她激动地说:“手术前我特别担心自己的身体能不能承受,但达芬奇手术让我平稳度过了手术关。专家们不仅技术高超,还特别关心我,让我在治疗过程中感到很安心。现在我已康复出院,真感谢达芬奇手术和专家团队让我又获得了健康!”
疑惑解答
Q1:所有妇科肿瘤都能用达芬奇吗?
- 需经多学科会诊评估,约80%患者适用
- 特别适合:肥胖患者、需保留生育功能者、妇科肿瘤患者
Q2:手术时间会更长吗?
- 前期准备多20分钟(机器人系统对接)
- 实际手术时间比传统腹腔镜缩短20%
供稿:浙大妇院妇科肿瘤科
终审:金敏
监制:孙美燕
编辑:吴梦婷
出品:浙大妇院宣传部
关注浙大妇院获得有温度的健康科普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