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国际非专利名称 (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INN),也叫通用名称 (Generic Name),由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负责审核和确定,网址如下http://www.who.int/teams/health-product-and-policystandards/inn/。
图1:世卫组织网站
当然各个国家也有自己的一套系统,比如美国的USAN(United States AdoptedNames),中国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ADN(China Approved Drug Names)(由中国药典委员会按照《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组织制定并报卫生部备案的药品的法定名称),CADN基本会按照INN的名称“逐字“翻译,也具有一定的规则,中国药企对药品的命名一般也会按照INN的规则来确定。
图2:中国药典
注射用 STSP-0601的活性成分为凝血因子X激活酶,目前凝血因子X激活酶已取得INN(国际非专利名称)为“bemiltenase alfa”,药典委公示的中文通用名称为“波米泰酶α”。
药物的INN是全球通用,统一标识,公共财产,药品在上市前药企会为药品申请注册商标,上市的药品包装盒上带有®标志的注册商标。
INN的命名规则总的来说就是三步法,
Prefix-(前缀) + -Infix- (中缀)+ -Suffix(后缀)
举例,大家都熟悉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里的专治“白慢粒”(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费城染色体阳性)的诺华(Novartis)公司的格列卫(Glivec),“格列卫”是注册的商标名称,但这个药真正的化学通用名称是imatinib(中文:伊马替尼),构成如下:
bemiltenase alfa”,药典委公示的中文通用名称为“波米泰酶α”也是尊从这样的命名原则而来。
WHO对INN的申请不是免费进行的,需要药企向WHO提交申请资料,递交按优先次序排列的六个名字同时缴纳12000美元,提交申请并缴费后需要排队等WHO审核,等INN Expert Group专家开顾问会,最终六选一。
INN通常根据提交的申请每年发布两版INN申请目录(INN, proposed list,pINN),针对新的药物的名称,结构和描述进行命名。但是针对世界性的重大疾病/传染病的药物也会单独开特例。比如,针对新冠病毒COVID-19的药物命名,INN分别在2020年10月,2021年6月,2022年5月,7月,8月连续多次发布了INN申请目录。
PINN名单将会公布在WHO Drug Information征集公众意见,公示时间4个月。公众无反对意见会变成药物推荐的通用名称(Recommended INN,rINN)(类似于‘法定“),INN在《WHO Drug Information》杂志上发布推荐的药物通用名称名单rINN list也是每年两次。该药物在它的全生命周期 Life-time 中都要用rINN list推荐的通用名称。

INN发布的list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观察和跟踪全球新药技术发展趋势的有用工具,从其中了解新申请命名的药物的结构/序列,针对的靶点,作用机理等。从大量的药物通常名称,也可以看到全球药物研发的热点。同时,INN的信息也对药物技术发展史提供了重要信息。一般而言同一分类药物下,越早开发并申请INN的药物,同时它在INN 的list发布的越早(可以参考期数号),通常它的前缀prefix也越短。
国内的生物制品的通用名称中文命名主要遵循《生物制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2020版《中国药典》三部。以INN的英文通用名称的音译为主。中国药典委员会相关专业委员会也就是CADN会定期在WHO发布新的建议目录pINN list后进行审核,对其中收录的生物制品和化学药品中文通用名称予以确定,并在国家药典委员会官网上发布公示。这也是目前药品的中文通用名称最权威的来源。
相信不远的将来,随着中国药企创新实力的增强,走出国内的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的药品会越来越多,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定义新药品的stem词干和通用名称的机会。
关于舒泰神:
公司以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特别是生物药物的研发、生产和营销为主要业务,在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中归属于“C27医药制造业”类别。作为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公司的产业链条完整,是拥有较为完善的研发、生产、质量管理、营销以及配套体系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临床需求未被满足疾病的治疗性药物,主要包括蛋白类药物(含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化学药物等类别,治疗领域聚焦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等领域。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