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细胞猪角膜植片
临床前研发
随着再生医学与生物材料技术的不断革新,科研人员通过脱细胞技术开发出猪角膜植片,为角膜移植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在眼科药物及生物材料研发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物种模型选择困难、评价指标复杂、术后用药干扰评估等问题,已成为临床前研究亟待攻克的瓶颈。
今天,我们将和美迪西眼科负责人刘玉震博士一起围绕脱细胞猪角膜植片的临床前研究展开探讨。
点击下方“原文链接”,回顾刘玉震博士的整场直播回放!
提问:脱细胞猪角膜植片临床前眼球常用动物种属是什么?
刘玉震:在脱细胞猪角膜植片临床前研究中,常用的眼球动物种属有兔、犬、猴。其中兔子需进行 6 个月的长期观察,如果需要更长的观察期,一般选择犬或猴子,这两者任选其一即可。
提问:脱细胞猪角膜植片临床前研究的指标选择?
刘玉震:脱细胞猪角膜植片临床前研究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透明度和上皮化情况 :借助裂隙灯检查,观察植片是否保持透明,以及上皮是否正常生长覆盖。
植片厚度变化 :运用前节 OCT 测量植片及总角膜厚度,判断猪角膜植片有无溶解、萎缩变薄等异常。
宿主化进程 :通过角膜共聚焦显微镜,监测宿主细胞在植片中的生长、迁徙情况,评估植片与宿主眼组织的融合程度。
提问: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在APCM临床前研究中,主要评价目的是什么?
刘玉震:要关注植片宿主化程度,主要看植片是否和宿主融为一体,这可通过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基质层来实现。
观察要点在于:
一是宿主角膜神经是否在基质层中生长延伸;
二是宿主角膜的基质细胞是否在基质层中生长迁徙。若角膜神经和基质细胞都已长入植片基质层,表明植片在宿主身上存活,意味着角膜植片移植成功。
如果您对于新药研发临床前研究过程中有一些困惑或者想要深入了解的专题内容,可以评论区留下您的问题和建议,美迪西希望和您一起,探索新药研发的奇妙世界。
往期推荐

直播预告


关于美迪西

美迪西(代码:688202.SH)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上海,致力于为全球制药企业、研究机构及科研工作者提供全方位的临床前新药研究服务。美迪西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以强有力的项目管理和更高效、高性价比的研发服务助力客户加速新药研发进程,服务涵盖医药临床前新药研究的全过程,包括药物发现、药学研究及临床前研究。至2024年底,美迪西已为全球超2000家客户提供药物研发服务,参与研发完成的新药及仿制药项目已有520件IND获批临床,与国内外优质客户共同成长。美迪西将继续立足全球视野,聚力中国创新,为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