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诺奖风向标」斯隆研究奖出炉,31 位华人华裔学者获奖
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由艾尔弗·斯隆基金会于1955年设立,旨在支持处于职业生涯早期、展现出潜力的年轻学者。该奖项每年授予约100名获奖者,获奖者将获得为期两年的研究资助。曾有42位获奖者后来获得诺贝尔奖,因此斯隆奖也被誉为“诺奖风向标”之一。
2025年2月18日,2025年度斯隆研究奖公布获奖名单,共有126位青年学者入选,其中31位为华人华裔学者。每位获奖者将获得7.5万美元奖金,可在两年内用于支持研究的任何开支。
此次奖项涵盖化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其中,神经科学领域共有17位获奖者,华人华裔学者占4位,分别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 Qili Liu、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 Xue-Xin Wei、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 Wendy WS Yue,以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 Chuchu Zhang。

图片来源:sloan.org
治疗致命性肝病,吉利德小分子疗法再次获批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的肝脏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由于免疫系统持续攻击胆管,导致胆汁流动受阻,进而在肝脏内积聚毒性胆汁酸。这种积聚可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以及肝功能衰竭。
2025年2月21日,吉利德科学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有条件批准Seladelpar上市,与熊去氧胆酸(UDCA)联用,治疗对UDCA单药应答不足的PBC患者。或作为单药,用于对UDCA治疗不耐受的PBC患者。
Seladelpar是一款用于肝脏疾病的创新口服药物,通过选择性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δ(PPARδ)发挥作用。PPARδ在肝脏中调节胆汁酸合成、减轻炎症、抑制肝纤维化,具有多重保护作用。该药已于2024年8月获FDA加速批准(商品名Livdelzi)用于治疗PBC。

图片来源:Gilead Sciences
半年注射1次!吉利德长效HIV预防疗法在欧洲获加速审评
近年来,暴露前预防(PrEP)疗法作为一种新的艾滋病预防手段备受关注。PrEP指的是在未感染艾滋病毒(HIV)的人群中提前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降低感染风险。然而,目前获批的PrEP药物在用药依从性和副作用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业界迫切需要开发新型PrEP药物。
2025年2月24日,吉利德科学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受理其Lenacapavir用于HIV感染暴露前预防的上市许可申请(MAA)。该药物每半年注射一次,EMA人用药品委员会认为其在公共卫生和治疗创新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将按加速审评程序进行评估。
Lenacapavir是一种HIV-1衣壳抑制剂,曾于2022年获批用于治疗多重耐药型HIV-1感染患者。其作用原理是通过直接与HIV-1病毒衣壳蛋白(p24)亚基之间的界面结合,干扰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多个关键步骤,具有高抗病毒活性、长效作用、安全性良好等优势。值得一提的是,该药用于HIV暴露前预防的新药申请一周前也获FDA优先审评资格。

图片来源:Gilead Sciences
“药王”Keytruda获FDA优先审评资格,用于致命性癌症辅助治疗
2024年2月1日,制药巨头默沙东公布2023年财报,其PD-1单抗Keytruda(pembrolizumab,俗称K药)年销售突破250亿美金,强势登顶2023年全球“药王”宝座。K药的成功并非偶然,其不仅先后获批多项重磅适应症,联用其他药物的多项组合疗法也捷报频传。
2025年2月25日,默沙东宣布FDA已受理Keytruda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申请其作为手术前新辅助疗法,联合标准放疗(有或无顺铂)用于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LA-HNSCC)患者,并在手术后作为单药辅助治疗。该申请获FDA优先审评资格,预计将在今年6月23日前完成审评。
作为PD-1抑制剂,Keytruda可阻断PD-1与其配体PD-L1和PD-L2之间的相互作用,释放PD-1信号通路介导的免疫反应抑制,激活T淋巴细胞,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能力。自2014年首次获得FDA批准治疗晚期黑色素瘤以来,Keytruda已经获得FDA批准,治疗至少16种癌症类型,以及不限癌种的适应症。

图片来源:MSD
论文速递
NEJM:全球首例!小分子药物在子宫内成功治疗罕见遗传病胎儿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由于SMN1基因突变或缺失,导致SMN蛋白不足,进而影响运动神经元功能。SMA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最严重的I型通常在出生后数月内发病,若不治疗,患儿可能在两岁前死亡。早期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2025年2月19日,来自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团队在NEJM上发表了题为:Risdiplam for Prenatal Therapy of Spinal Muscular Atrophy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首次在母体子宫内使用口服药物Risdiplam治疗SMA,针对一名SMA-1型高风险胎儿,在孕期最后六周为其母亲施治。患儿出生后继续服用Risdiplam,并在两岁时接受了基因疗法Zolgensma。两岁半时评估发现,患儿未出现任何SMA相关症状。研究初步证实了产前Risdiplam治疗SM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研究这种治疗策略提供了支持。

图片来源:NEJM
论文链接:
DOI: 10.1056/NEJMc2300802.
Nature:复发风险降低近86%!BioNTech/罗氏癌症疫苗组合疗法公布最新数据
胰腺癌因其高恶性度、快速进展和差预后被称为“癌症之王”。尽管医疗技术不断进步,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仍然较低,仅约为10%。因此,急需创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胰腺癌病例的约92%。
2025年2月19日,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RNA neoantigen vaccines prime long-lived CD8+ T cells in pancreatic cancer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报告了个体化mRNA新抗原疫苗Autogene Cevumeran(BNT122)在PDAC 1期临床试验的最新结果。该疫苗由BioNTech和罗氏联合开发。研究显示,疫苗显著降低复发风险,中位随访3.2年时,产生免疫应答的患者复发风险降低86%。该研究初步验证了Autogene Cevumeran在PDAC术后辅助治疗中的潜力。

图片来源:Nature
论文链接:
http://doi.org/10.1038/s41586-024-08508-4
Nature Medicine:全球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新数据发布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为应对这一全球健康挑战,世界卫生组织于2021年启动全球乳腺癌倡议(GBCI),旨在降低乳腺癌死亡率。GBCI 的目标是到2040年避免250万例死亡。为实现这一目标,准确掌握全球乳腺癌负担数据至关重要。
2025年2月24日,来自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和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卫生服务局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Global patterns and trends in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across 185 countrie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分析了185个国家和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十年变化趋势及2050年预测。主要发现:
2022年现状:2022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230万,死亡67万例,分别占女性癌症的25%和15.5%。高收入国家发病率高,低收入国家死亡率高。
年龄分布:≥50岁女性占新发病例的71%、死亡病例的79%,而非洲<50岁病例占比远高于欧美。
十年趋势:过去十年54%国家发病率上升,亚洲增幅最快,仅7国达成WHO乳腺癌死亡率年均降低2.5%的目标。
2050年预测:到2050年,乳腺癌新发和死亡病例预计分别增加38%和68%,低收入国家增幅最快。

图片来源:Nature Medicine
论文链接:
http://doi.org/10.1038/s41591-025-03502-3
Nature:发现肿瘤细胞的全新生长机制!营养匮乏时竟能合作生产营养资源
癌细胞的快速生长对营养和能量需求极高,需与同伴激烈竞争有限资源,尤其在肿瘤增大、内部营养和氧气匮乏时,竞争更加激烈。然而,尽管资源有限,肿瘤仍能持续扩张,说明仅靠竞争无法解释其快速生长。
2025年2月19日,来自纽约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Cooperative nutrient scavenging is an evolutionary advantage in cancer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发现,合作也是癌细胞生长的重要机制。癌细胞在营养匮乏时,通过分泌CNDP2酶分解寡肽,生成氨基酸供群体共享。癌细胞密度越高,越能克服营养匮乏。而不参与合作的癌细胞则会被积极合作的癌细胞隔离开,最终走向死亡。基于此,研究者提出了CNDP2靶向疗法,通过抑制该酶的活性,打破癌细胞合作,提供了一种新型治疗策略。

图片来源:Nature
论文链接:
http://doi.org/10.1038/s41586-025-08588-w
参考文献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