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日本生物制药迎来复苏?中国医药的“春天”还远吗?

04/22
52
前言
Preface
 l 书本滑   中国的生物制药行业,特别是创新药的发展,过去10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得中国目前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主要得益于国内的监管政策、风险资本、人才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迎头赶上,日本相应落后,此消彼长。

但是目前国内的医药行业也正面临问题,这与经济环境有一定关系,Labiotech的一篇文章也指出日本的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滞后也与日本的经济衰退有关,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失去的十年”,也是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当下的缩影

早在1980年代,日本就是全球生物制药行业的领导者,FDA批准的所有新化学实体 (NCE) 中30%来自日本。与近十几年来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2011年至2020年,日本公司推出的NCE仅7%被FDA批准。这种下滑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日本生物制药行业能否迎来复苏,重回黄金时代?

来源:药渡

编辑:维他命


PART.

01



曾是领先产业

20世纪90年代逐渐衰落


几十年前,日本是全球生物制药强国,当时得益于日元走强和经济增长强劲,该国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
 

日本拥有悠久的研发传统,二战后,医疗卫生需求大幅提升,许多新的玩家也加入其中,多年来,日本国内市场一直是日本企业的重心。20世纪80年代起,得益于日本经济强劲、日元汇率走强,多家公司开启出海步伐,进行海外投资,丰富产品组合。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被称为“失去的十年”,在一些定义中,涵盖了从1991年到2011年的时期,成为有记录以来全球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之一。在21世纪初,日本的GDP增长率平均每年仅为0.5%,持续的低增长一直持续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对每个行业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包括生物制药行业,1995年至2018年期间,日本对全球制药行业增加值产出的贡献从18.5%下降到5.5%。 


PART.

02



日本生物制药行业衰落的因素


近年来,日本在创新和初创企业数量的排名与1990年代之前的排名相比仍落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日本全球排名13位,与1970年代的第7位相比大幅下降。 


表1. 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TOP20,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由于日本本土市场的份额正在减少,以及与跨国制药公司在本土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自2000年代以来,日本大型和中型生物制药企业立志通过扩大新建投资和/或并购实现出海。降价一直是日本全民医疗保健系统成本管理的一部分,在过去十年,药品降价幅度大幅增加,以至于大多数公司难以仅依赖日本市场。


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生物技术领域从小分子开发转向生物制品,日本应对缓慢,导致其在创新方面落后于其他国家。

另一个对日本生物制药行业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事件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当时日本与美国和欧盟 (EU) 共同实施了世界卫生组织 (WHO) ICH GCP指南,这意味着临床开发要求在三大地区变得标准化。指南中涉及国外临床数据中的种族因素,日本监管机构要求在本国人群进行额外研究。跨国公司很难将日本纳入全球临床开发计划,导致药物开发滞后,药物在日本要么上市时间很晚,要么根本没有上市。

应对药物开发滞后问题,日本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局 (PMDA) 将员工人数从2004年的250人大幅增加到1,000多人。当前,NDA审评时间与欧洲药品管理局 (EMA) 和FDA相当,全球同步上市成为现实。但问题仍然存在,据PMDA称,2016年至2020年间,有86种药物已在欧洲或美国获得批准,截至2023年3月,在日本仍尚未开发。


PART.

03



日本的生物制药产业

是否将迎来上升期?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低迷之后,最近有一些迹象表明,日本生物制药行业可能会迎来复苏。 


2019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生物经济战略”,提出“到2030年实现世界最先进的生物经济社会”的目标。之前日本要求申办方开展独立的1期研究,确保日本和非日本人群的安全性(药代动力学没有显著差异)。这是跨国药企在日本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障碍,导致药物开发滞后和药物上市缺失。日本厚生劳动省在2023年放宽了要求,目的是吸引更多创新产品在日本开发上市。2024年上半年监管机构放宽孤儿药认定标准,成立儿科和孤儿药开发咨询中心 (CCPODD)。

另外,日本政府于2024年7月制定了一份五年规划,促进药物开发,进一步解决药物滞后问题。该项目的主要目标:到2026年,对临床急需药物开展临床试验提供便利,到2028年创建至少10家药物研发初创公司,到2028年的五年内,制定50个儿童药物新药开发计划。此外,还制定了简化药物审批的要求,旨在鼓励生物制药公司能够更快地开发、上市新药。 


日本如今拥有出色的基础研究,例如,日本干细胞研究员山中伸弥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iPS) 方面的研究获得2012年诺贝尔奖,再生医学成为日本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

日本的创业环境开始改善,对于Biotech来说,比较容易与成熟的生物制药公司建立合作。2023年BIO国际大会上,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和日本生物产业协会(JBA)表示,为了加强日本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和生物技术生态系统,前首相岸田文雄宣布了一项70亿美元的财政预算用于支持初创企业,其中30%的资金专门用于药物研发。

过去五年,我们看到日本初创生物技术公司的数量大幅上升,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技术转让的繁荣、日本大学的创新能力、大型公司大幅裁员以及强劲的股市。不过,初创生物技术公司还需一定时间才能发展壮大。


PART.

04



日本主要生物制药企业


日本生物制药行业由几十家大型和中型制药公司主导,其中许多公司对日本生物制药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1
第一三共

该公司在建立强大的创新肿瘤学产品组合以及与阿斯利康和默克等公司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这种专业知识和经验将对日本创新体系产生涓滴效应。

*涓滴效应,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或认为政府财政津贴可经过大企业再陆续流入小企业和消费者之手,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


2
中外制药

尽管罗氏公司拥有其大部分股权,但它与基因泰克公司类似,发挥着非常独立的作用,在日本拥有非常强大的商业影响力,其投入资金进行创新药研发,面向全球市场进行开发。


3
武田制药

知名制药公司,通过并购实现全球扩张,同时重组并分拆日本国内临床开发和研究部门,并将研发中心的科研空间出租给初创企业,以创造协同效应。


4
安斯泰来制药

另一家知名的制药业巨头,该公司多年来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并积极与日本学术界和初创企业开展开放式创新合作。 


5
小野制药

该公司与BMS合作在日本、韩国和台湾开发和商业化Opdivo(Nivolumab)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该化合物最初由京都大学的本庶佑发现,他于2018年获得了诺贝尔奖。此外,小野还拨出230亿日元(约1.5亿美元)作为研究基金会,以支持青年研究人员。


除了这些制药公司之外,生物技术公司Nxera(由Sosei-Heptares更名)也为行业做出了贡献。其专注于与制药公司进行研发合作,同时通过收购整合建立强大的商业化渠道,最近通过收购Idorsia的日本和韩国业务进行业务扩张。


PART.

05



生物制药发展周期与思考


日本的生物制药行业开始重回正轨,仍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日本初创企业仍然缺乏风险投资 (VC) 。根据Citeline的报道,2023年,日本风险投资对生物技术公司的投资仅为美国的3%,分别为9.13亿美元和280亿美元。安斯泰来、武田和三井住友银行(SMBC)最近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旨在帮助初创公司开展早期药物研发工作,但规模仅390万美元。 


日本的生物制药行业由黄金时期逐渐衰落,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日本的经济衰退。近年日本的经济增长强劲,相应的生物医药迎来复苏,从某种程度上说,国内的生物医药行业也高度依赖经济环境,毕竟生物医药属于高资本投资的活动。总之,期待中国生物医药的行业复苏早日到来。


参考来源:

1.After decades of stagnation, is Japan’s biopharma industry set for an upswing?

2.http://www.labiotech.eu/in-depth/japan-biopharma-industry/


*声明:本文仅是介绍医药疾病领域研究进展或简述研究概况或分享医药相关讯息,并非也不会进行治疗或诊断方案推荐,也不对相关投资构成任何建议。内容如有疏漏,欢迎沟通指出!


往期精选▼


1、【收藏】一图了解新药研发到上市流程
2、IND注册流程及资料要求(附详细流程图)
3、ICH全系列指导原则汇编(收藏学习)
4、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药学相似性研究
5、浅谈创新药各阶段的CMC研究重点
6、生物制药CMC系统学习15本经典书籍推荐(免费下载)
7、【干货分享】包材相容性研究简介
8、HPV疫苗行业研究报告
9AAV基因疗法开发的进展及质量控制
10抗体偶联药物(ADC)全球格局
11、质谱仪的原理及其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12、细胞与基因治疗法规等资料整理(可下载)
13、抗体药物质量研究的共性问题
14、抗体偶联药物(ADC)的生物分析策略
15、病毒清除验证指导原则及国内外申报差异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生物药知识云享】

“生物药知识云享”围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链,专注于生物制药行业资讯整理,分享行业动态,前沿技术,政策法规等,旨在给大家提供资料参考,欢迎大家扫码关注,也欢迎广大生物医药同仁提供建议,谢谢



点“在看”,一起看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