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9月龄的依依在跋涉全国多家医院后,最终选择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最后一次生命的博弈。
这个年纪不大却历经坎坷、辗转半个中国的孩子,已经开始接受骨髓移植,这标志着针对他原发病的治疗正式启动,也是他人生的一段崭新旅程的开始,也意味着一个家庭重新燃起了对健康与幸福的期盼。
依依是一名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生后即因反复发热在多家医院就诊,完善基因检查提示IL12RB1基因突变,原发型免疫缺陷诊断明确。随着发热真相浮出水面,依依的病情也在急速恶化。谈及这一治疗过程,血液科主任胡绍燕感慨道:“这些年来,我们对免疫缺陷患儿的移植治疗充满信心。这份信心不仅源自于我们从2000年初就积累起的丰富的骨髓移植经验,也源于我们拥有一支非常强大的儿科重症医学团队。在免疫缺陷伴严重感染的患儿中,移植前的感染控制、生命支持,以及移植后的各项保障,都离不开重症医学科团队的保驾护航。很多时候,当患儿生命垂危、命悬一线时,ICU团队总能让他们转危为安,从而创造生命的奇迹。”话语中既透露出对团队专业能力的自豪,也充满了对患儿及其家庭的深切关怀。
因先天免疫缺陷、依依继发了结核感染,感染迅速播散至全身各个重要脏器:血液、脑脊液、骨髓、胃液均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诱发的炎症因子风暴,使依依的病情雪上加霜,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均受累及,病程中依依始终无法撤离呼吸机,并时有抽搐发作。面对病魔肆虐,多家医院放弃治疗,劝说依依父母带她回家。
机缘巧合之际,依依父母打听到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胡绍燕教授团队,希望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拯救弱小的依依。但依依的身体情况过于孱弱,无法脱离呼吸机使她不能在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
胡绍燕在了解依依病情后,立即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展开合作,经重症医学科柏振江、黄赛虎、吴水燕专家共同评估后,为依依量身定制了诊疗方案。
跨越1110公里的转运,依依和父母跋山涉水来到我院。为争取最佳治疗时间,在重症医学科医护密切配合下,迅速为患儿进行详细检查,并在第一时间给体重仅7.5kg的依依打上深静脉置管。
依依入院后,重症医学科柏振江主任、黄赛虎主任带领的治疗团队,多次组织全院会诊、院外会诊,联合外院开展抗涝治疗。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与护理,依依历经重症感染、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等磨难后,终于成功撤离呼吸机,为后续造血干细胞移植打好了基础。
目前,依依已经在父母的陪伴下,顺利进入移植仓,等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依依的成功救治离不开重症医学科开展的多学科协作治疗。重症医学科致力于守护患儿生命安全,不以山海为远,不以道路艰难,在这场时间与生命的赛跑中,PICU医护团队用他们的专业与爱心,为依依点亮希望的火花。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