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阿里、腾讯等巨头入局医疗 背后商业逻辑各不同

    医疗支撑
    匿名
    2019/03/13
    2592

    [ 亿欧导读 ] 迄今为止,互联网巨头陆续都已介入医疗健康。各家玩法的背后,都是根据自家定位,及对于互联网和医疗认知所构建的商业逻辑。

    【编者按】近年来,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布局医疗行业。表面上,各巨头布局方向基本相似,但实际每家背后都有不同的商业逻辑。

    日前,腾讯因公司组织架构和业务策略的调整等相关原因,关闭了上线两年多的腾爱医生。腾讯进军医疗的路线一直在调整,本次变化亦引起普遍关注。

    迄今为止,互联网巨头陆续都已介入医疗健康。各家玩法的背后,都是根据自家定位,及对于互联网和医疗认知所构建的商业逻辑。

    腾讯做连接 阿里做生意

    第一梯队的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在医疗健康业务上,均有引人注目的布局:如腾讯布局的“智慧医院”“智慧药店”、商业健康险、医疗AI、医疗云等业务;阿里所布局的医药电商、产品追溯、“未来医院”、医疗云、医疗AI等业务。

    两家超级巨头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布局表面具有非常高的相似性。然而,他们背后的逻辑却有着很大差异。

    腾讯以“连接”为核心战略,核心业务是社交和游戏;阿里以“平台”为核心战略,核心业务是电商平台和支付。所以在商业本质上,两家是有不同的,腾讯注重的是流量,而阿里做的是生意。

    在医疗领域,腾讯希望做一个“连接”者而不是亲自下场去做,比如微信“智慧医院”、“智慧药店”,工具属性更强。

    而阿里的关键词是“运营”,其以贸易平台立身,在B2C消费领域大放异彩,所强调的一直是运营能力。包括“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句话,本身也是强调对B端的运营。

    阿里巴巴组建了医疗版块的“旗舰平台”阿里健康,更好地承接集团的医疗健康业务布局。阿里健康主要是做了两件事:一是将与医药电商相关的业务持续注入,包括天猫医药馆的代运营、蓝帽子保健业务以及近期并入的医疗器械电商业务;二是在淘宝和支付宝等平台提供服务的入口,实现资源的打通和转化。

    而阿里系其它公司在医疗健康业务布局上承担了延伸的价值,包括支付宝、阿里云、淘宝、天猫和钉钉等。这些公司本身有丰富的技术优势和用户资源,能够很好地延伸到医疗健康领域,并形成协同效应。

    从两家企业医疗布局未来走向看,腾讯开放性更强,原因在于腾讯已经“投行化”,它更看重行业未来的成长性,并提前布局;而阿里的布局是围绕产业链的某一环节进行逐步丰富,并希望占据该“入口”,实现整体资源的盘活。

    而2018年9月腾讯变动组织架构,从腾讯的战略规划上,医疗被纳入到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之中。包括腾讯云、智慧零售、安全产品、腾讯地图、优图等核心产品线、以及医疗、教育、交通、LBS等行业解决方案,整体上看,更加to B,面向产业。

    转型产业互联网,也为医疗布局带来了影响,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腾爱医生的关停。

    京东不停尝试 美团侧重口腔医美

    数月来,京东备受舆论困扰,股价下跌明显。2018年9月,腾讯大改组织架构的同时,京东也释放了医疗战略的信息。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云生态负责人刘子豪在一场公开会议上表示,“京东云不是医疗专家,是‘水电煤’,是做基础设施的。”

    这是2018年唯一一次京东公开流露医疗战略,但因当时创始人的负面新闻吸睛,市场反应悄然无声。

    早在2011年,京东即和九州通合作组建京东好医师平台,在网上售药领域布局,此为京东涉足医疗的起点。可惜合作很快中止,京东在医疗上的布局起步虽早,却被BAT逐一超越。

    但京东一直没有放弃,2019年1月,京东宣布互联网医院宿迁分院正式上线,为京东互联网医院第一家接入的线下实体医院。

    合作方为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分院),此次整体“搬”上京东互联网医院,是公立医院与平台型互联网医院的首次线上线下一体化合作;同时,宿迁医保体系与京东打通,也实现了医药电商平台线上医保支付。京东宣布,除了在宿迁率先落地,还与泰州、福州等多地签署了“健康城市”战略合作协议。

    京东称,“宿迁模式”实现了互联网“医疗、医药、医保”闭环,为消费者带来真正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就医购药体验。

    简单来说,就是宿迁当地居民可以在该互联网医院上进行一些疾病的复诊和购药,绑定个人医保卡后可以医保支付,并由京东物流送货到家。

    “宿迁模式是值得观察的落地模式,京东的医疗布局早,一直在不断试错和调整,整体脉络还不够清晰。”一位业内观察人士对健康界说。

    京东的医疗布局未来脉络尚不明晰,但互联网企业闯荡医疗的角逐中,惊现美团点评(下称美团)的身影。不仅仅只有外卖和共享单车而已,美团悄悄上线了健康板块。

    2018年美团在香港上市,在BAT之后,与今日头条、京东等互联网企业同属第二梯队之列。

    对于美团的大健康布局,一位美团内部高管解释,美团是围绕着生活服务展开,除了吃好喝好,健康当然也非常重要。“所以朝着健康业务方向发展,对于美团平台来说是自然而然的。”

    据了解,美团的医疗健康业务重点在消费医疗领域,其定位是消费医疗机构互联网信息与服务平台,连接消费者与医疗机构两端。其两大业务类别分别是医疗和医美。医疗除了口腔行业以外,还包括体检、眼科等领域,与当前医疗细分行业的市场化和互联网化的进度保持一致。

    一位观察人士告诉健康界,“这两块都是市场化程度最高以及利润点可观的领域,而与传统医疗的连接也最少,容易撬动。”

    美团医美至今已上线16个月,根据近期美团公开的数字复盘,用户增长600%,而商品数增长564%。

    虽然起步较晚,但美团战略清晰,将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供给侧数字化”的理念贯彻其中。

    以医美板块为例,美团点评在2018年发布了轻医美战略,美团点评医美医疗业务部负责人李晓辉解释,对用户而言:意味着更“轻”的变美方式、更“轻”的决策门槛;对医美机构而言:意味着更“轻”的获客手段和更“轻”的会员管理。

    “医美发展的初心是为医美用户创造价值,降低他们的决策门槛。”李晓辉说。

    而在2019年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基础上,美团医美还将通过创新供给推出‘医美甄选’服务,为消费者设计更安全、有效的医美消费新模式。”李晓辉介绍。这里的新模式是指用户在产生需求后,线上提前了解机构提供的服务方案,线上咨询并下单购买服务,体验前对所使用药品扫码验证,线下体验服务并进行线上点评的一整套流程。

    “出发晚,从另一方面说,也有后发优势,美团的战略清晰,跟整个集团模式结合较好,还是值得期待的。”上述观察人士认为。

    原标题:阿里、腾讯等巨头入局医疗,背后有哪样不同的玩法?

    *声明:本文由入驻tyc7111cc太阳成集团的相关人员撰写或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tyc7111cc太阳成集团的立场。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