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秦岚来到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15期开学典礼现场。在65位新入学的学弟学妹面前,她读了一封信,寄件人是五年前的自己。
彼时,秦岚作为11期星友在班学习。在信中,她说命运之手与倔强不服输的性格,将自己推入创业这条“不归路”。但经历的无数次撕裂式蜕变,也让她收获阶段性成长。而对于五年后的自己,她希望能收获更多理解和支持,能让公司自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带给医生钢铁侠般的AI超能力,从而“不再有难学之医术,不再有难治之病患”。
光阴似箭。五年之后的“收件人”秦岚,底气十足地站在台上说,“公司估值翻了20倍,团队也扩充了好几倍。我们自主研发的脑卒中人工智能诊疗平台,攻克了神经介入手术的卡点,还获得了全国第一张AI+治疗的创新医疗器械三类证……”
作为“人工智能+医疗”的典型代表,强联智创用自研的AI诊疗方案,解决了脑卒中手术中最复杂也是医生手术中的卡脖子环节,实现神经介入手术关键环节的“全自动驾驶”,是业内第一次以AI为内核驱动整体产品形态的改变,填补了国际空白,也造福了更多基层患者。在她看来,医疗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在国产替代的基础上,再往前一步去做原创性的新技术,最终解决行业痛点。
从医学院出身做到知名医药外企高管,秦岚为何打破舒适圈而选择创业?从技术路线到产品定型,她经历了哪些挫折与成长?作为重要投资人之一,联想之星为秦岚的发展提供了哪些助力?对此,联想控股微空间专访强联智创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秦岚。
01
医者仁心。从考入首都医科大学那天起,秦岚就树立了“治病救人”的人生理想。但在临床实习阶段,她发现自己所学的神经内科专业,并不能有效根治脑卒中(即“中风”)患者的痛苦。
“由于我们采用内科解决方案,很多药物治疗并不奏效,也让我特别没有成就感。”看到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秦岚放弃了毕业后留在医院的想法,而是加入了强生公司,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尝试。
那一年,强生在国内组建了一支神经介入团队,通过外科介入手术的方式来治愈脑卒中等疾病。进入强生初期,秦岚负责推广这一术式,并销售相关耗材产品。在当时,神经介入手术术式刚刚引进中国,国内几乎没有医生会做这种手术。对此秦岚开始负责做国内医生的专业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由于手术操作非常复杂、对医生的精密操作要求高,医生往往要学习培训很长时间,才能跨过技术门槛。
通常情况下,手术介入治疗的第一步,需要医生在患者大腿根部使用穿刺针穿刺股动脉或股静脉,然后插入一根导管进去。由于脑血管结构复杂多变,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形态角度各异,医生只能凭借经验在脑海中构建脑血管三维图景,而且还要有非常好的“手感”才能做到。这就要求医生必须经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训练,才能提升手术的成功效率。
“即便我们不停地培训,医生也很难快速掌握。而且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哪怕是有经验的医疗专家,做起来也非常费力。”秦岚说,一两个关键卡点让手术难度明显提升,也阻碍更多患者获得救治。
与此同时,由于强生掌握着技术方面的绝对优势,其高昂的产品售价也冲击着秦岚的内心。看到钱都被外企赚走了,她萌生了一种想法,“自己出来创业,做国产替代。”
2014年,秦岚离开了服务十余年的强生出来创业,搭建销售平台,帮助国内医疗器械企业销售国产神经介入手术产品。面对同样的领域和熟悉的人群,她很快打开局面,让“国货”逐渐被医院接受。
然而没过多久,秦岚发现,国产替代并没有解决脑卒中临床治疗中的痛点,只是让她赚了一点“快钱”,“高难度的手术不可能靠简单的培训去解决。怎么去用原创技术来解决最难的那一步,然后去造福更多患者获得根治,才是我创业的意义。”
另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介绍,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患人数达1242万,且发病人群呈年轻化。我国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脑卒中,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幸存者中,约75%留下后遗症、40%重度残疾,病患家庭将因此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身心痛苦。
说干就干。2016年,带着一种使命感,秦岚和两位合伙人共同创立强联智创,开始搭建研发团队,探索技术路线和产品形态。
“一直在试错。”秦岚苦笑着说,做原创技术的难点在于,只知道痛点是什么却不知道产品长什么样,“大概方向是做算法大数据技术,但是做软件还是做硬件、做产品还是做解决方案……这些几乎都做了一遍。”在早期摸索的过程中,秦岚多次出现长达数月的失眠、焦虑与脱发,公司也一度负债累累。
02
命运关上一扇门,却也打开了一扇窗。就在秦岚即将崩溃之际,转折点出现了。
在2017年的一场沙龙活动中,秦岚遇到了联想之星的投资人。在双方的交流中,她发现自己的想法“被听懂了”,还收获了极具价值的行业洞见。
“尽管我没有描绘清楚自己的产品,但联想之星出于对医疗数字化方面的认知,认为我们团队在AI方向是能做出东西的。”秦岚回忆说,自己最初接触的投资人,通常只关注“进口替代”,并不接受国外没做过的产品和商业模式,“联想之星认可我们的行业背景与技术基因,放手让我们去干。”
随后,强联智创启动A轮融资,联想之星参与其中,成为公司的早期投资人。犹如雪中送炭般的资金支持,让强联智创开始一步步往前发展。
与此同时,与联想之星投资人的密切交流,还不停地帮秦岚打开视野,“作为创始人,我总是带着企业往专业垂直方向看。投资人的视角是不同的。它更加宽广,包括对行业的观察、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解,这些都让我有所触动和反思,能进一步内化成认知来帮助公司成长。”
除了共同探讨发展方向及技术路线,秦岚还在联想之星的帮助下,改变了自己的商业认知。
在2018年,秦岚加入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11期班,与60余位同路人共同学习。在这里,她发现老师教的不是商业上的大逻辑,而是初创企业如何从0到1系统发展的实战经验。


“特训班的老师不会讲一些商业模型和经济模型,更多是针对你所在的发展阶段,教你去干一些切合实际的事。”秦岚举例说,怎样搭建股权架构、如何打磨技术和产品、何时引入外部高管、下一轮融资如何开展等,“每一个问题都是我长期思考的难题。”
秦岚说,特训班的学习,实际是给她一个“补认知”的机会。早期商学院的学习经历以及跨国企业十余年的工作履历,让她一开始不屑于参加,觉得自己“很难被打动”。然而为期一年的学习,让她收获了老师的“保姆式”陪伴,以及很多适合初创企业发展的商业手段,“这里就是创业者的摇篮。能在创业早期加入特训班,绝对是创业者的幸运。”
03
在各方的认可和支持下,强联智创终于在2018年打造出了产品的初步形态,即利用AI算法运行的诊疗软件平台,辅助医生去做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手术规划,精准完成“把导管送到位”这个第一步、同时也是最难的环节。
秦岚说,产品临床试验的第一台手术,让她至今印象深刻。
“患者的情况非常复杂,主治医生看过后特别紧张,害怕我们第一次尝试就失败了。”秦岚说,第一台手术选在了国内神经外科权威之一的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为了验证产品的高科技属性,医院直接给强联智创出了一个难题,“哪怕是主治医生亲自上场,也不敢保证一次就能把导管插成功,完成手术至少也要两个小时。”
但在看过强联智创的手术辅助方案后,这位主治医生发现基本和自己的想法一致,于是打消了顾虑,让副手去完成手术。结果,导管一次顺利插入到位,半个小时就将手术完成。
更让秦岚兴奋的是,很多观摩手术的进修医生在结束后纷纷找来,询问何时能将设备送到他们所在的医院。一位进修医生说,“我在这里学了一年,就是插导管这个技术学不会。有了这台设备,回去后马上就能做手术。”
一直以来,我国医疗资源不均衡让看病难问题凸显。如果强联智创的AI产品能帮各地医生解决最难、最关键的手术环节,一旦在未来普及推广,将可以“人机结合”的方式实现更高效更及时的救治,进一步实现基层脑卒中患者的医疗平权。
临床试验的成功,让秦岚坚定了产品方向的迭代更新。随后,她进一步扩充技术研发团队,成员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研究方向涵盖算法、软件、数据处理、机械机电等。另一方面,强联智创还坚持医工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始终与国内领先的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及知名三甲医院保持长期深度合作,以便让员工更加了解应用场景,更好打磨产品。

2022年,强联智创正式推出“全自动驾驶”的AI治疗解决方案,包括自主研发的“AI决策和治疗软件+智能手术机器人+配套耗材”,可以覆盖脑血管病从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随访各环节,形成全流程、多场景的脑血管病一站式智能诊疗平台。
据介绍,上述“全自动驾驶”的【颅内动脉瘤手术智能化解决方案】是业内第一次以AI为内核驱动整体产品形态的改变,填补了国际空白。其核心系统“UKnow®颅内动脉瘤手术计划软件”,于2022年10月正式获批全国第一张AI治疗的NMPA创新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并于2023年5月通过国家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被评为最高级别——“国际领先”水平。2023年,该产品成功入选北京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和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目录。
秦岚说,这套AI治疗解决方案,可以在脑卒中手术中“让机器解决难的部分,让人解决简单的部分”。在操作中,医生先将患者的脑部影像导入机器,然后会呈现出脑血管的三维影像;之后,在三维影像中标出病灶位置,选择微导管类型,机器便会生成微导管路径规划及塑形方案,并自动完成塑形针耗材的塑形;医生可以将制作好的塑形针直接用于手术中的耗材塑形,再根据方案进行手术。“医生只需要导入影像数据,然后确认手术方案,这个步骤就完成了。所以哪怕对‘小白医生’来说,手术也不复杂。”
除此之外,强联智创的AI决策产品,还可结合大数据来辅助医生制定关键治疗决策。
患者一旦进行脑卒中手术,术后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血管夹层、血管痉挛、症状性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相同或新发区域内的栓塞等。此外,较高的手术及康复费用,还会给患者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强联智创常年与国内顶级的医学专家共同承担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的重点科研课题,搭建了中国最大最全的脑血管病数据库。基于这些成果,强联智创研发出AI决策的产品,可以通过患者的影像数据结合体征、年龄、性别、症状、有无家族史等一系列信息来判断病人到底是在稳定期还是高危期,以此来帮助医生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秦岚表示,“一部分比较稳定的患者可以一年之内进行随访和检查,另一部分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能就需要用药或者手术。不同状况的病人,治疗方案也不同,疗效也会更好。”
截至目前,强联智创AI治疗解决方案已部署在华山医院、宣武医院、华西医院、齐鲁医院等国内神经内科权威医院,至今已参与1000多台脑卒中手术治疗。期间,强联智创在这些医院开展从各地区前来进修的医生培训,越来越多的进修医生通过AI加实训的方式,快速掌握了技术操作方法,也显著降低了脑卒中手术的学习曲线。
“2024年是公司商业化的关键一年。”秦岚说,强联智创要在今年实现AI治疗解决方案设备的小批量生产,并加大设备部署、推动AI术式培训,快速培养医生的使用习惯。同时,还要打破AI治疗在医保收费领域的卡点,提升公司收入。
创业改变了秦岚的生活,也让她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过去在外企打工,每天做重复的事情,就是为了赚点快钱。但是创业是使命触发的,就是我一定要去解决问题,赚钱只是副产品。”秦岚说,实现一项原创技术,背后需要资金、技术、场景及合作伙伴的支持,“所以我肩负着太多人的期待,有责任为行业开出一条路,让更好的产品出现在中国。如果我往后倒退,就是对病人的不负责。”
秦岚说,创业者永远没有“成功”一说,要时刻朝着下一个目标奔跑。对此,她坚持长期主义的心态,不断通过复盘来迭代自己。与此同时,她还加入了联想之星创业联盟,积极与“星友”们打成一片,共同分享创业心得与经验。

秦岚在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15期
开学典礼朗读写给自己的信
“无论是创业CEO特训班还是创业联盟,它们也都在不断迭代,是肉眼可见的成长。”秦岚说,虽然早就从特训班结业,但老师们依旧用心地组织大家在后续延展互动,让更多的创业者凝聚在一起,找到颠覆式变革的方式。
路虽远,行且将至。把不可能一步步变成可能,秦岚仍在继续。
本文来源:联想控股微空间
相关阅读
百川智能完成50亿元A轮融资,估值超200亿元 | 星科技•AI及AI应用 易动宇航沈岩:航天“局内人”的与众不同 | 星科技•商业航天 图灵量子金贤敏:“顶流”科学家的创业之路 | 星科技•芯片半导体 技术革新与市场需求并进,PEM制氢膜电极推陈出新 | 星科技•能源科技 达观数据陈运文:垂直大模型市场潜力巨大,加速AI在传统行业的渗透和转化 | 星科技•专精特新“小巨人” 国务院总理李大大在苏州调研,听取思必驰大模型技术汇报 | 星科技•AI及AI应用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