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超500万欧元采购项目的限制措施,暂时不会对中国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文 | 凌馨
编 | 王小

图/视觉中国
对中国企业影响多大?
一旦此次欧盟方投票通过此决议,对中国企业的出海至少在情绪和未来发展走向上会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IPI规定,欧盟委员会有权对试图参与欧盟公共采购的企业施加各种限制措施,从投标评分调整到完全禁止参与采购合同等。也就是欧盟行政部门可以将中国投标人排除在更大的欧盟公共采购招标之外,或在五年内对其投标进行处罚。
不过,《财经》从多家医疗器械企业获知的信息显示,仅针对500万欧元以上公共招标项目做出的限制措施,暂时不会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造成太大的实质性影响。
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主要有大型医疗器械厂商迈瑞医疗、医用耗材供应商英科医疗和蓝帆医疗等。
其中,英科医疗欧洲收入占比30%—35%,蓝帆医疗境外营收占比86.51%。两家耗材企业都在美国挑起关税摩擦后,表示将积极开拓非美市场,蓝帆医疗称将集中资源开拓欧洲市场。
对于IPI限制措施是否将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蓝帆医疗投资者关系人士对《财经》表示,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公司此前未参与欧盟政府采购。
中国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是这些企业中海外营收绝对值最高的,2024年近164.34亿元,其中欧洲市场收入28.87亿元,占全年营收近8%。
对于IPI可能带来的影响,迈瑞医疗一位投资者关系人士称,公司对此仍是2024年的口径。2024年,迈瑞医疗曾表示,公司在欧洲的收入占整体比例不高,且没有单笔采购金额超过500万欧元的订单。
联影医疗一位相关人士也曾在2024年对《财经》表示,欧盟的政府公共采购项目,公司此前较少机会参与。公司目前在欧盟的销售收入占比不高,超过500万欧元的大额订单很少。
2022年,联影医疗海外收入22.6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约22%。其中,“欧洲区域实现英法德意西全面破冰,累计覆盖超50%的国家”,该公司在2024年的年报中写道。
No.2为何限制?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挥起关税大棒,致使中美、欧美就关税问题的摩擦不止时,中欧的贸易伙伴关系应有所加强。为何欧盟会发起此次投票之举?
这源于2025年1月,欧盟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该报告称,2015年至2023年,中国对欧盟医疗器械出口激增超过100%。同时,中国2019年此类产品贸易逆差从13亿欧元大幅缩水,仅一年后就实现了52亿欧元的顺差。
欧盟将此差距归结于中国医疗招标采购中鼓励国产化的行为有关。欧盟考虑对中国供应商采取限制措施,其中包括限制或排除中国竞标者参与欧盟政府合同;以及对中国投标者扣分——在未来的五年内,欧盟可能会在评估投标时,对中国供应商的投标进行额外扣分。
对此,商务部表示,当前,全球经济秩序正遭受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严重冲击。作为负责任的主要经济体,中欧应恪守世贸组织规则,坚持公平、透明和非歧视性原则,以相互开放应对挑战,以合作对话妥处分歧,共同维护中欧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随着全球贸易向区域化、本土化的倾斜的趋势,一些国家制定了旨在保护本国产业或纠正贸易失衡的措施,来应对在国际贸易中感受到的不公平竞争。如,特朗普实施的高关税,还有美国的购买美国货法案(Buy American Act),此法案要求在美国政府的采购中优先选择美国制造的产品,除非在价格、质量或供应链上存在显著优势。
在亚洲,日本政府也有采购中优待本国企业的相关规定。尽管日本是《政府采购协定》(GPA)的成员,其政府采购系统仍倾向于支持国内供应商,特别是在技术和服务领域。并且,日本通过复杂的标准和认证体系来限制外国产品进入市场,特别是食品和药品等高度监管的行业。
就欧盟要实施的IPI,欧盟中国商会表示,“我们敦促欧方重新审视IPI对中企在欧发展拟采取惩罚性措施的必要性与长远影响,避免将政策工具演变为贸易壁垒。坚持开放、公正及非歧视的市场环境,不仅符合中欧共同利益,也有助于提振全球经济信心与可持续发展前景。”
欧盟中国商会还表示,将继续秉持建设性态度,与欧方各界保持沟通,坚定维护会员企业的合法权益,并坚信中欧双方通过对话与合作,有能力妥善管控分歧,推动全球经济迈向更加开放、稳定和包容的未来。

往期 · 推荐



别错过优质内容,记得设置星标或在看哟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