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我院消化呼吸内科邱晔教授与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联合发表队列研究:证实Paxlovid可显著改善感染新冠病毒超过5天患者的预后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COVID-19 Paxlovid
2024/09/24
293

自2019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病 (COVID-19)对全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给全球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直至目前,国内外指南及治疗共识,均仅推荐Paxlovid等抗病毒药物在起病5天内使用,针对起病超过5天的COVID-19患者暂无明确的推荐意见。为解决这一难题,且基于现有临床需求,由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叶枫教授牵头,我院消化呼吸内科邱晔教授及其团队作为主要参与者,率先开展了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来探讨Paxlovid在治疗起病超过5天的COVID-19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项真实世界回顾性观察研究,共纳入248名COVID-19住院患者,根据起病时间及是否接受Paxlovid治疗分为三组:COVID-19起病5天内且接受Paxlovid治疗组(A组)55人、 起病超5天且接受Paxlovid治疗组(B组)170人,及起病超5天未接受Paxlovid治疗组(C 组)23人(图1)。通过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转归、病毒负荷、毒副作用等指标,探讨Paxlovid在起病超5天的COVID-19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讨多周期Paxlovi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为起病超5天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图1 研究设计流程图


研究结果显示:在A组和B组之间,非重症和重症病例的临床分级改善率和28天全因死亡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表1)。然而,在非重症病例中,B组的临床分型改善率明显高于C组(p = 0.049);且B组患者的N基因和ORF基因的Ct值均显著增加(p < 0.001)(表2)。在报告的不良事件中,神经系统疾病(p = 0.571)、肝损伤(p = 0.960)或肾损伤(p = 0.193)在A组和B组之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此外,如患者经一周期治疗后,核酸仍为阳性,且存在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可行第二周期,甚至第三周期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因此,在临床中无论其感染SARS-CoV-2是否超过5天,如新冠核酸仍呈阳性,使用Paxlovid抗病毒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改善患者预后,但这些结果仍需要在未来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第一作者专家简介


邱晔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及博士生导师,现任我院消化呼吸内科副主任,呼吸疾病单元负责人,是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博士后,参与《抗真菌药物管理基本指标中国专家共识(第一版)》《多粘菌素类药物雾化吸入共识》的撰写,参编《呼吸系统疑难病例解析》《后疫情时代主动健康手册》(广东科技出版社、钟南山院士主审),2022年获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呼吸学者精英”。主持国家自然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青年基金、校级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由钟南山院士牵头的全国多中心研究。获批中国发明专利7项。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发表论著34篇,其中SCI 30篇。多次在美国胸科协会、美国胸科医师学会、美国感染性疾病周、中华医学会系列的会议上发言。擅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慢性气道疾病、疑难罕见病等的诊治。



呼吸内科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呼吸内科是一个集临床、教学及科研为一体的学科,为广西医科大学呼吸内科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家肿瘤免疫治疗药物警戒广西监测单位等多个国家级或自治区级协会委员或主委单位。学科拥有一支技术精湛、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具有处理疑难危重症能力的专业医护团队。曾多次派送团队骨干至意大利罗马大学附属医院、意大利马尔凯理工大学联合医院、世界呼吸内镜主席Stefano Gasparini教授所在的肺部介入中心、美国胸科协会(ATS)、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年会(CHEST World Congress)、美国感染性疾病周(ID Week)、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朝阳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多所国内外领先且综合实力雄厚的单位进行学习与交流。擅长呼吸道特殊病原体感染、慢性气道疾病、肺部肿瘤及肿瘤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肺结节、肺血管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睡眠障碍及呼吸系统疑难罕见病等的诊治。针对肿瘤放疗、免疫及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开展放疗/免疫治疗前后肺损伤的评估与康复、术前肺功能风险评估及术后肺功能损伤康复等特色医疗技术。共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广西省省级课题共12项,参与由钟南山院士牵头的全国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项目。国家发明专利7项,参编专著3部。在中华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SCI发表论文近60余篇,其中SCI总影响因子累计达170余分,参与编写感染相关专家共识3个。


咨询电话

0771-5323148





来源 | 科研科、消化呼吸内科

编发 | 宣传科

文稿 | 冯欣

编辑 | 唐恬甜

审核 | 张春燕、陈  维


温馨提示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扫码关注 便捷服务 -

服务号
预约挂号  查询结果 
健康科普  医院动态
订阅号
健康科普  医院动态 
科室动态
视频号
健康科普  医院动态 
抖音号

健康科普  医院动态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