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举办主题为“携手同行,共筑健康防线”的病友联谊活动。大外科护士长雷奕,妇科党支部书记、妇科一病区护士长冯茜茜参加活动,妇科二病区护士长常鑫主持。
△冯茜茜发言
△常鑫主持
妇科二病区副主任护师覃英作《静脉输液药物外渗/渗出的预防与处理》讲座,围绕被静动脉治疗与主静动脉治疗相关知识、如何选择合适静脉通路器材、静脉输液药物外渗/渗出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进行介绍,践行一针完成全部治疗的理念。
妇科一病区主管护师杨玉品就留置PICC导管的利与弊、PICC置管后观察要点及如何做好居家管理等进行讲解,让患者及家属对PICC导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此次活动不仅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了宝贵的知识,也进一步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今后,我院妇科将持续聚焦患者的就医需求,定期举办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病友会活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广大患者携手共进,为更多的患者带去希望和力量。
静脉输液药物外渗/渗出的预防与处理
药物外渗原因
1.患者方面:患者的血管条件、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右心衰、低蛋白血症)等。
2.药物因素:抗肿瘤药(细胞毒性损伤导致组织坏死)、抗生素。
3.医源性因素:敷料固定不牢固、穿刺处的敷料不透明等。
药物外渗的预防
告知患者药物外渗的后果、自我预防外渗的方法、外渗的表现。同时向患者讲解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在药物外渗时能够及时自我预防。
药物外渗的处理
1.紧急处理流程:停止输入、接空注射器边回抽边拔针,评估渗出药液性质、渗出量、面积、局部表现,观察患者情况。
2.冷敷
原理是使血管收缩,减轻水肿和局部药液扩散,用4-6度的冰袋敷,每次20-30分钟,每6小时1次,在抗肿瘤药外渗48-72小时冷敷。冰敷时注意防止小儿冻伤及奥沙利铂不能冷敷。
3.热敷
原理是使血管扩张,减轻疼痛。温度宜在39-41度,每次20-30分钟,每6小时1次。热敷只能改善早期缺血情况,不能用于已经发生严重缺血的外渗。
4.药物治疗:用法:外敷、封闭、涂药。
①酚妥拉明/山莨菪碱:用于血管收缩药如多巴胺、间羟胺、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外渗;可用5mg酚妥拉明加生理盐水20ml局部封闭,或用10mg山莨菪碱加生理盐水1ml配成0.5%的稀释液湿敷。
0.5%利多卡因/1%普鲁卡因:用于抗肿瘤药或刺激性药外渗时封闭治疗。
②霜剂:喜疗妥、皮炎平、烧伤膏。
③中药:金黄散、双柏散。
④50%硫酸镁湿敷:用于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钾、 20%甘露醇外渗,持续湿敷,注意去甲肾上腺素外渗不能使用50%硫酸镁湿敷(因其是高渗液,可使细胞脱水,加重组织坏死)。
5.其他处理方法
(1)水泡及外科处理
①水泡处理:小水泡自然吸收(避免热敷和摩擦);大水泡(直径1cm以上)进行抽吸。
②外科处理:外渗范围大,经过1-3周处理仍无好转者,需进行清创、植皮。
(2)马铃薯:作用是消炎、止血、消肿,马铃薯中的多酚氧化能保护细胞膜和消炎。用法:切成透明薄片外敷在外渗部位。
(3)仙人掌:可用于高渗性药物外渗。用法:根据外渗部位的大小取新鲜仙人掌,去刺,洗净、捣烂,用纱布包好外敷。
(4)红外线照射。
来源 | 妇科
编发 | 宣传科
文稿丨韦利
编辑 | 唐恬甜
审核 | 张春燕、陈维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扫码关注 便捷服务 -



健康科普 医院动态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