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ChiCTR2500100784】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后疲劳干预中的安全性及疗效研究

基本信息
登记号

ChiCTR2500100784

试验状态

尚未开始

药物名称

/

药物类型

/

规范名称

/

首次公示信息日的期

2025-04-15

临床申请受理号

/

靶点

/

适应症

脑卒中

试验通俗题目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后疲劳干预中的安全性及疗效研究

试验专业题目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后疲劳干预中的安全性及疗效研究

申办单位信息
申请人联系人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邮编

210029

联系人通讯地址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目的

1. 全面评估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干预脑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的安全性,监测治疗期间及短期内患者生理与神经系统指标变化,明确不良反应,划定安全边界。 2. 精准研究rTMS干预PSF的即时疗效,于单次治疗前后通过疲劳评定量表、运动诱发电位及影像检查,量化疲劳改善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3. 深入探究rTMS干预PSF的长期疗效,用相关量表持续测评随访3-6个月,观察疲劳动态变化、生活质量及康复进展,明确长期效益。

试验分类
试验类型

随机平行对照

试验分期

Ⅰ期

随机化

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在进入试验时,按顺序编号。随后,通过SPSS 26.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序列,将这些随机数字排序形成新的随机秩次变量。 随机分组:使用SPSS 26.0软件根据随机数字秩将患者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具体分组为: 试验组1: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LPFC)rTMS干预 试验组2:患侧初级运动皮层(M1)rTMS干预 对照组: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LPFC)假rTMS干预 分组后的信息将通过随机分组卡形式记录,并确保每组的患者人数均衡。

盲法

盲法实施: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受试者、评估者和结果分析人员均不知道患者的具体分组情况,确保实验过程中没有潜在的偏倚影响。

试验项目经费来源

试验范围

/

目标入组人数

28

实际入组人数

/

第一例入组时间

2025-04-25

试验终止时间

2027-04-30

是否属于一致性

/

入选标准

(1)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等; (2)年龄18-75周岁,首次发病,病程在6个月内; (3)生命体征稳定,mRS≤4,配合评定与治疗; (4)自我报告疲劳:rTMS治疗前在标准化疲劳评定量表上达到特定分数线(FSS≥4分); (5)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

(1)严重的痴呆或意识障碍,不能完成量表相关检查:GCS评分<15,MoCA评分<19,或MMSE评定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文盲<17分,小学组<20分,初中及以上<24); (2)伴有卒中外其他神经科相关疾病或精神科相关严重疾病(包括精神分裂、严重认知障碍、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综合征、脑外伤、癫痫、脑水肿等); (3)药物使用:使用可能影响疲劳、抑郁和焦虑程度的中枢作用药物,如利血平,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苯二氯卓类药物,激素类等药物; (4)其他医学状况:既往有肿瘤等已知疲劳高发疾病的患者,或合并有可能干扰疲劳评估的其他医学状况或严重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发作性睡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5)病情不稳定,病情恶化倾向者; (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7)磁共振检查禁忌症(例如体内装有金属异物)或者幽闭恐惧症; (8)不愿意或无法签署知情同意的参与者。;

研究者信息
研究负责人姓名
试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负责人电话
研究负责人邮箱
研究负责人邮编

210029

联系人通讯地址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其他临床试验

更多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其他临床试验

更多

最新临床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