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c7111cc太阳成集团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CTR20241936】评估注射用IMM2510联合IMM27M注射液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抗肿瘤疗效的多中心、开放、单臂、Ⅰ期临床试验

    基本信息
    登记号

    CTR20241936

    试验状态

    进行中(招募中)

    药物名称

    注射用IMM2510

    药物类型

    治疗用生物制品

    规范名称

    注射用IMM2510

    首次公示信息日的期

    2024-06-14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靶点
    适应症

    晚期实体瘤

    试验通俗题目

    评估注射用IMM2510联合IMM27M注射液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抗肿瘤疗效的多中心、开放、单臂、Ⅰ期临床试验

    试验专业题目

    评估注射用IMM2510联合IMM27M注射液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抗肿瘤疗效的多中心、开放、单臂、Ⅰ期临床试验

    申办单位信息
    申请人联系人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邮编

    201210

    联系人通讯地址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 评估IMM2510联合IMM27M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和最大耐受剂量(MTD)。(剂量递增阶段) 确定II期临床试验推荐剂量(RP2D)。(剂量扩展阶段) 次要目的: 评估IMM2510联合IMM27M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 评估IMM2510联合IMM27M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免疫原性(ADA)。 评估IMM2510联合IMM27M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初步疗效(ORR、DCR、DOR、 PFS、OS)。 探索性目的: 探索IMM2510联合IMM27M治疗晚期实体肿瘤药物效应指标的变化特征; 探索肿瘤组织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与临床有效性的相关性; 如数据允许,将基于PK分析结果探索PK/疗效、PK/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如适用)。

    试验分类
    试验类型

    单臂试验

    试验分期

    Ⅰ期

    随机化

    非随机化

    盲法

    开放

    试验项目经费来源

    /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108 ;

    实际入组人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入组时间

    2024-07-23

    试验终止时间

    /

    是否属于一致性

    入选标准

    1.患者能够理解本临床试验的程序和方法,经过充分的知情同意,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年龄18-75周岁(含两端),性别不限;

    排除标准

    1.既往治疗史: a) 首次给药前6周内接受过丝裂霉素和亚硝基脲类化疗的患者; b) 首次给药前4周内接受过最后一次全身性抗肿瘤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生物制剂或内分泌治疗等的患者; c) 首次给药前2周内接受过激素抗肿瘤治疗、小分子靶向治疗; d) 首次给药前4周内针对靶病灶进行放疗等局部治疗,首次给药前2周内针对非靶病灶进行了姑息性局部治疗; e) 首次给药前2周内接受过非特异性免疫调节治疗(如白介素、干扰素、胸腺肽、肿瘤坏死因子等,不包括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的IL-11); f) 既往接受过试验药物IMM2510和/或IMM27M治疗者;接受抗CTLA-4或PD-1/L1抑制剂治疗不耐受者(毒副作用);既往在同一方案中同时使用抗PD-1/L1、VEGF、CTLA-4三种靶点药物治疗者; g) 首次给药前1周内,接受过有抗肿瘤适应症的中药的患者; h) 首次给药前4周内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2.已知对试验药物的任何成分有严重过敏史,或对嵌合或人源化抗体或融合蛋白有严重过敏反应史者;

    3.在既往接受任何免疫治疗药物期间出现过任何CTCAE V5.0中≥3级或导致终止免疫治疗的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irAE)者;

    研究者信息
    研究负责人姓名
    试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负责人电话
    研究负责人邮箱
    研究负责人邮编

    200032

    联系人通讯地址
    注射用IMM2510的相关内容
    药品研发
    • 中国药品审评4
    • 中国临床试验3
    点击展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其他临床试验

    更多

    最新临床资讯